【编者按】
第2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将于4月10日揭晓。作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著名戏剧艺术奖项,“白玉兰”奖每年都会吸引各地众多优秀演员前来角逐。评委会经认真评选,从去年来沪参评的所有演员(来自全国各地35个剧团的56台剧目、20个剧种的87名演员)中,提名34名演员。本报邀请本市戏剧评论家对部分演员的表演艺术、剧种特点进行评介,希望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各地优秀剧种、优秀演员的了解。
小说《简·爱》家喻户晓,简·爱与罗彻斯特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和简·爱平等自尊的爱情观历久弥新。就在芭蕾舞剧《简·爱》之前,话剧《简·爱》率先被搬上舞台,剧情的演绎基本忠于原著,还原了小说和电影的经典。只是,舞剧不同于小说和话剧,没有语言和文字的渲染和雕琢,仅用肢体来讲述经典故事,这非常考验编导和演员的功力。舞剧《简·爱》的高明之处在于另辟蹊径,并没有重现经典,而是重构了经典。
作品放大了隐匿在原著中的罗彻斯特前妻贝莎·梅森这一人物,以简·爱、罗彻斯特与贝莎之间的情感纠葛为主线,更为集中地展现人物性格和矛盾,使肢体的表演更富张力。对于芭蕾舞男演员而言,27岁正是黄金年龄。扮演罗彻斯特的吴虎生,入围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并不令人太感意外。这不仅因为他技术全面、表演细腻,更因他对艺术极为执著认真。
从优雅单纯的芭蕾王子到沉郁孤傲的罗彻斯特,吴虎生接受了后一角色的挑战,他不仅用肢体表现罗彻斯特说不出、理不清的人生困境,还传达出人物对旧情既怜又怕、对新爱既向往又无力的矛盾情感。这个角色要求演员舞技精准,对角色的性格和情感有着细腻把握,在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罗彻斯特的灵魂,让观众信服和接受。据说刚开始创排时,编导并不满意,觉得他表演得不够自然。所谓自然即真实妥帖,令人身临其境。两个多月后,他的表现获得了圈内外的好评。有评论称其表演的成熟、角色塑造的精准较之过去有了极大飞跃,舞蹈细节十分契合罗彻斯特的性格特点,几乎让人忘却他与原著人物的年龄跨度。
有一个细节让人闻之动容——据说他在《简·爱》首演一年后赴英巡演时还随身带着《简·爱》原著,仍在字里行间不断琢磨——这样的演员是难得的!难怪德国编导帕特里克曾当着所有演员的面表示,吴虎生是他非常敬佩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