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3+X”?3即指新组建的东浩兰生赛事公司,与久事国际赛事公司、东亚集团三足鼎立,“三巨头”将承办由本市体育部门主管的上海70%的优质赛事。X则是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国际国内的其他专业赛事公司等承办的其他赛事。
如果说市民体育大联赛是普罗大众的健康派对,那么精品赛事则是世界级体坛精英的高端秀演。活力之都上海,每年举办的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超过100次,市级赛事保持在250次左右。“经过多年培育和打造,上海已经形成了一批级别高,影响大的精品赛事。这是上海城市对外交往的名片。”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道出,只有革新才能营造良好体育环境,规范赛事管理。“我们的目标是确立十二大精品赛事,逐步形成每月举办一项品牌赛事的格局。”
上海体育求品质,“新新”向荣。
制度变新了。
以往,体育部门办赛牵制大量精力,有些赛事市场资金不足,观众不多,有些赛事质量不高。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的尝试,突破传统办赛格局,激发市场活力,完成三大转型:从政府为主的办赛体制,向企业为主的办赛体制转型;从行政主导的办赛机制,向市场主导的办赛机制转型;从传统的办赛模式,向更专业化的办赛模式转型。
观念变新了。
为了扶持东浩兰生赛事公司,市体育局竞赛中心马拉松项目的7位员工,被推荐进入新岗位工作。事业单位的编制被“敲”掉,成了企业人。新干将们起先也各有心结,“但很快,大家的干劲就被鼓动起来。这是革新的时代,闯一闯才会发现新天地。”从体制内,到体制外,李毓毅鼓励员工们的观念“转型”。
格局也变新了。
“3+X”模式形成后,上海体育赛事将按照“大赛靠专业公司,小赛靠体育协会”的格局推进,市体育局将把重心放在政策、制度支持和服务、保障上,提出“壮大久事,做强东亚,扶持东浩”。让政府专心管赛,让社会、企业专业办赛,才能实现赛事市场化、办赛多元化、体育社会化,进而使上海体育赛事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上海,遇见世界。到世界,寻找上海。从一个又一个的国际精品赛事中,看见上海体育人的革新智慧。 本报记者 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