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限牌令能否“突袭”发布
商旸
  商旸

  25日,杭州市政府宣布从次日零时起,对小客车采取总量控制措施。与之前的天津相似,限牌决定当天宣布次日执行,这让不少购车者措手不及,引来质疑一片。

  车牌究竟该不该限?限令背后,是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和不断爆表的雾霾天气。据环保部门测算,杭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PM2.5的“贡献”率高达39.5%。现实如此严峻,他城亦有先例,限牌不为无因。但也有人说:事先为什么不举行听证会?

  预判政策效果,“突袭”也许不无道理。一旦预先放出风声,抢购行为可能会发生,私家车的数量可能会迎来一个新高,本为减增长,变成大家抢,这与治堵治污的初衷不符,起码会打很大的折扣。

  然而,从社会治理的规范化、程序化角度看,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新规颁布前,应该进行听证,广泛听取涉及者的意见。

  一项涉及人数众多的公共政策,往往有难以预料的社会成本。政令畅通需要公众的参与、支持和合作。所以,现代治理往往在决策环节引入公众的参与,充分酝酿各方意见,尽可能使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早早化解。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既是尊重公民合法权益,也往往能安抚社会反弹情绪,还可以对决策起到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参与感也会增强公众对政策的支持。把决策的原因说清说透,大多数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不信任,反而会带来治理上的麻烦。

  “突袭”限牌令引发的争议,背后隐藏着社会治理的大课题。现代治理体系好比一架精密而复杂的机器,运行得合法、顺畅、高效并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离不开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系统治理。在利益分层日益细化、需求日益多元的复杂态势下协调各方利益,需要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的局面,而不是“关门治理”。(刊今日《人民日报》 相关报道见A13·中国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4春令热线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艺评论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民生上海
   第A30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A31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A32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 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酒旗茶垆/好吃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不放过屠虎的“食物链”
失联新闻消费观
孩子的问卷,你怎么答?
限牌令能否“突袭”发布
战友?
城市雕塑不可成笑话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限牌令能否“突袭”发布 2014-03-27 2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