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1940年5月,绕过马奇诺防线的德军切断了几十万英法联军的退路——~~~
1940年5月,绕过马奇诺防线的德军切断了几十万英法联军的退路——~~~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1940年5月,绕过马奇诺防线的德军切断了几十万英法联军的退路——
阿拉斯之战:英国重型坦克遭重挫
风云
■ 二战期间,英军马蒂尔达-2型坦克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到78毫米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搞出许多奇怪的新式武器,其中88毫米高射炮就因“不打飞机,专打坦克”的奇特用法让许多史学家津津乐道。而德军88高射炮的成名之战就发生在1940年的法国,当时德军与英法联军在阿拉斯平原爆发“坦克决战”,发挥出巨大威力的88高射炮令英法坦克手难以忘怀。

  隆美尔的“撒手锏”

  1940年5月,纳粹德军发起西欧战役,希特勒的装甲集群绕开英法联军依托的马奇诺防线,从中立国荷兰和比利时打进法国,一下子将集结在比利时与法国交界地带的几十万英法联军合围起来。为了打通退回法国的道路,法军总司令甘末林和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决定动用7个法国师和1个英国师的优势兵力,向南急进,夺取比利时-法国国际公路上的交通枢纽阿拉斯,在德军的包围圈上砸开一个缺口。

  当时,驻扎在阿拉斯的是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是后来在北非打出名气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对于该师的战斗力,隆美尔其实并不十分看好,因为该部队原本是德国第2师,直到占领捷克和波兰后,依靠缴获的大量装甲车辆才升格为装甲师,其主要战力是1个坦克团、2个机械化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反坦克炮团和1个高炮团。

  作为核心的第25坦克团配备34辆I号轻型坦克、68辆II号轻型坦克、99辆38(t)轻型坦克和24辆IV号中型坦克。凭借这些坦克欺负落后的东欧国家不难,但与同样拥有先进坦克的英法装甲部队对阵,德军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另外,隆美尔手中还有一些37毫米口径的PaK36反坦克炮,不过,这种武器只是供摩托化步兵携行的自卫武器,无法与重装甲坦克抗衡。

  隆美尔还有一个“撒手锏”,那就是配属高炮团的6门FlaK18式88毫米口径高射炮。它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的杰作,战斗全重5.5吨,俯仰角-3至85度,方向角360度,射速每分钟15-20发,垂直最大射程10.5千米,水平最大射程14.5千米,是二战初期最著名的高平两用炮。88毫米高射炮有一个十字形底座,正常射击时,底座上的4个固定桩被深深地打入地面,以便承受高射炮开火时产生的巨大后坐力。该炮可以发射高爆弹、被帽穿甲弹和烟幕弹。高爆弹重9千克,初速每秒820米,穿甲弹和烟雾弹则重9.5千克,初速800米/秒。88毫米炮弹有两种引信,打飞机用定时引信,打坦克用撞击引信。FlaK18式高射炮射程相当远,堪称“纳粹长矛”。

  “步兵坦克”的威力

  5月21日下午,一阵隆隆的炮声把呆在战壕和坦克里的德军士兵惊醒,英法联军在阿拉斯的攻势开始了。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一攻势名为英法军队共同参与,而且最初制定计划时明确由法军负责主攻,但之后的一连串变故却让进攻行动并未按照计划展开。

  原来,进攻阿拉斯的命令是在5月19日签署的,可是法方主帅甘末林刚刚签发命令就被总理雷诺给罢免了,理由是此人指挥无方,导致德军蜂拥而入,巴黎危在旦夕。取代甘末林的法国元帅魏刚在20日取消了联合进攻的命令,并且自己飞到比利时,与比利时国王及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协商下一步作战计划。可是中间又发生差错——魏刚没能见到戈特,法军也因此没有向阿拉斯方向派出一兵一卒,只剩下英军孤零零地按计划发起攻击。

  战场上,英军以隶属于皇家第7坦克团的第4、第7坦克营从阿拉斯北面的平原发起进攻,他们还得到两个步兵团的支援。皇家第7坦克团是英国最早列装马蒂尔达坦克的部队,当时有58辆马蒂尔达-1型和16辆马蒂尔达-2型参加了战斗。这些坦克的越野速度都不快,只比徒步的步兵快一点,所以英国军方将其称为“步兵坦克”。尽管“步兵坦克”行动起来磨磨唧唧,但它们的强项是“皮糙肉厚”,防护性能特别好,用坦克兵的话说:“驾驶马蒂尔达,就像躺在金属浴缸里一样。”

  与英军步坦集群对抗的是德军第7装甲师第6机步团,他们还得到了反坦克炮团的37毫米口径PaK36火炮支援。可这些“坦克杀手”居然拿英军坦克毫无办法,口径37毫米的穿甲弹打在马蒂尔达-2型坦克前装甲上徒劳无功。原因很简单,二战时期有个测算反装甲技术的公式,那就是反坦克炮的口径与装甲厚度的比值越大,那么穿甲效果越好,如果穿甲弹口径超过装甲厚度,基本就能“一击即毁”。可是现实是,德军反坦克炮的37毫米口径不到马蒂尔达-2型坦克前装甲厚度的一半,这意味着德军士兵再怎么拼命,也不可能用这种反坦克炮击穿英国坦克前装甲。

  隆美尔在事后的报告中称:“从15时30分到18时许,德军同数量庞大的英军坦克和伴随步兵激战,由于反坦克炮无法有效对付英军重装甲坦克,哪怕冒险近距离射击,也毫无效果,英国人迅速突破我们的防线,那些可怜的PaK36反坦克炮班大多成为炮灰……”

  由于英国坦克所向披靡,德军开始出现崩溃迹象,到17时40分左右,英军已有超过一个团的兵力突入阿拉斯城区,眼看就要突破德军的包围圈。情急之下,隆美尔想起自己手里的高炮团,命令防空群的6门88毫米高射炮调整射姿,对准云集的英国坦克群实施点射。

  随着沉闷的炮声传来,刚才还坚不可摧的英国坦克群一下子变成了冒烟的废铁。仅仅几分钟,向德军阵地突击的英国第7坦克营就损失12辆马蒂尔达-1型坦克和1辆马蒂尔达-2型坦克,伴随坦克冲锋的英国步兵也被德军机枪射倒在地。

  据参战老兵回忆,德国88毫米高射炮的高低机及方向机均安装在炮架右前方,炮手可以一面操纵瞄准器,一面控制方向机以锁定目标。之后,装填手就打开炮栓装填炮弹。炮弹装填有2种方法:一是装填手把炮弹直接放进炮膛中;另一种是放入炮尾左侧的辅助装弹匣,进行自动装填。装填完毕把炮栓关上,一拉发射杆,炮弹就呼啸而出。

  88毫米高射炮每分钟可以发射15-20发炮弹,如此高的射速让英军难以招架。同时,88毫米高射炮所用的被帽穿甲弹,可在1800米外以30度的角度贯穿86毫米厚的装甲,这已经超越了英国马蒂尔达坦克正面装甲最厚的厚度,自然令战局发生逆转。

  需要强调的是,88毫米高射炮在设计时以防空为主,虽然也能用于平射,但容易使炮管寿命降低。隆美尔在阿拉斯大规模动用高射炮“反坦克”,所有参战的高射炮都出现了严重的膛线磨损。

  谁破坏“战场公平”?

  当德军凭借88高射炮瓦解了英国坦克的攻势后,英法联军意识到无法在阿拉斯打开缺口,于是选择向敦刻尔克撤退,再由英国海军掩护撤往英伦三岛。而对德军方面来说,用高射炮侥幸打掉英国王牌坦克,也让希特勒吓出一身冷汗,他没想到困兽犹斗的英法联军还有如此先进的坦克,为避免已在之前战斗中消耗大半的德国装甲兵进一步损耗元气,他命令德国部队在攻到敦刻尔克郊外后停止前进,从而让数十万英法联军逃回英伦三岛,而这被认为是二战重要转折点之一。

  顺便提一下,阿拉斯战役结束后,隆美尔带着参谋人员审讯被俘的英国坦克兵,对方抱怨德国人用高射炮打坦克“违背战场公平”,而一位德国军官揶揄说:“你们的坦克也把我们折腾够戗,贵国的马蒂尔达居然把前装甲弄到78毫米左右,这也违背战场公平,因为我们坦克的装甲厚度只有20多毫米。”  风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4春令热线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艺评论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民生上海
   第A30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A31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A32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 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酒旗茶垆/好吃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阿拉斯之战:英国重型坦克遭重挫
30年前,美国航母与苏联核潜艇相撞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7阿拉斯之战:英国重型坦克遭重挫 2014-03-27 2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