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佤山的舌尖诱惑
王成
  文/图 王成

  沧源佤族自治县坐落于云南省临沧市西南部,她被世人誉为中国滇西南边陲的璀璨明珠。沧源古称阿瓦山区,是一个以佤族为主的边疆民族自治县。观光旅游在阿佤山,除亲身感受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还有就是舌尖上体验佤族独有的风味与真情。

  佤族的“满汉全席”

  来到临沧,不只是高山密林、民族风情让人感到神秘,这里的饮食也会让你直喊“怪”。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司岗里农家,我们就领略了最有名——佤王宴:先洗手,再抓饭;尊贵的客人们围坐在长桌宴两旁,伴随着佤族“黑珍珠”的祝酒歌,盛宴开席了。

  佤王宴是沧源佤族自治县流传了3000多年的传统习俗,宴席以长著称,2010年曾在沧源司岗里举办的佤王宴席长达2270米,创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宴席纪录。佤王宴是佤王盛请尊贵客人的宴席,是佤族最高接待盛宴。很早以前流传着这样的故事:佤王是佤族人民最尊敬的头人,当发生战争时,在头人的领导下,佤族与外敌殊死搏斗,保住了村寨和族人,为了庆祝胜利和祈求平安,头人就会组织本寨的佤族群众,大摆宴席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当我们来到司岗里时,通往农家的小坝子两边已站满了身着佤族服饰的男女,用佤族歌舞欢迎远方的客人到来。“吃饭了”,在主人的招呼声中,宾客要准备入席了。打住,还不能入席,得先到门前的水盆内洗手,然后女客由捧着毛巾的佤族小伙擦干手,而男客自然是由俏丽的佤族“黑珍珠”擦干手,他们边擦边唱:“擦去你的一路风尘,擦去你的烦愁……”长桌宴上,4至6人为一桌。芭蕉叶当碗,手当筷,桌上放满佤族的各种传统美味烤乳猪、烤土鸡、牛肉干巴、佤味鸡肉烂饭、当地绿色小菜和汤类等。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各色美味,让人从视觉、味觉感受原生态的魅力,食欲大开。

  据当地的佤族姑娘介绍,这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佤王宴”,传统的佤王宴是佤王(头人)坐立在长桌佤王宴的顶端一头,在佤王两旁是佤王宴请的尊贵客人。现在,由于宾主双方来的人数很多,所以佤王宴上就没有设“佤王”。在佤族人心里,佤王宴在菜品丰富程度上虽然与“满汉全席”无法相提并论,但佤王宴是佤族宴请尊贵宾客的最高礼节,因此佤族群众仍将它视为“满汉全席”。

  分享才是至上的快乐

  在阿佤山,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佤人对烂饭的钟情及共享的方式。所谓烂饭,就是把米和菜一起煮成比稀饭还硬,又比一般的米饭更软的饭菜混合食品。而这些菜又多为肉食。如鸡肉烂饭、牛肉烂饭、麂子烂饭、松鼠烂饭等等。

  佤族生活在滇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中,由于大山的阻隔,他们一直过着与世无争、“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的生活。对猎物的猎取和对财物的占有不是他们生活的最终目的,他们获取财物的目的是为了感受把自己的所得奉献出来与大家共享的快乐。佤族也是以信仰原始宗教为主的民族,在他们的眼里,万物皆有灵,人类所有活动成功与否都取决于神灵的喜怒哀乐。所以,他们的日常生活被各种宗教祭祀活动所充满着,而杀鸡看卦就是最为普遍的一种。

  杀鸡看卦,主要是以鸡头中的叉骨走向来预测凶吉的,如果一只不行,再杀第二只。鸡在完成其预测凶吉的任务后,才成为人们的食品。但面对一大家子人及前来参加占卜看卦的巫师和老者,一只鸡就显得太少,这时候,阿佤人便以煮烂饭的形式来分享美食。

  佤族稀饭在佤族饮食文化中颇有名气,品尝过的人较多,但熟悉其制作工艺的却未必多。一般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杀好的鸡不砍不剁完整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等鸡煮熟之后将其捞出来,把淘好的米放进去。将鸡肉撕好,等到米煮得七成熟的时候,将鸡肉和薄荷叶、茴香、辣蓼、花椒面、盐、切细的辣椒等佐料一起放入锅中,和锅中已煮得快熟的米一起搅拌,不一会儿,一大锅鸡肉烂饭就成了。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将鸡肉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等鸡肉煮得五成熟时,将米放进去,等米和鸡都煮得九成熟的时候,把备好的佐料放进去搅拌一阵,不一会儿就可以吃了。

  传统美食“牛干巴”

  佤族自古就有崇尚牛、喜爱牛的传统习俗。在司岗里村寨,随处可见牛的身影。经常是谁家门前挂的牛头越多,谁家的地位就越高,越有威望,也越富裕。佤家人认为,牛不仅是家里干活、犁地的好帮手,也是能让家里致富的好伙伴。

  牛干巴是佤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小吃。就像到了新疆少不了羊肉串,到了内蒙古少不了烤全羊一样,到了佤家,一定少不了牛干巴!其实,早在千百年前,佤族的祖先就将吃不完的牛肉加上作料,挂在自家的房梁或是灶前晾晒,等到牛肉自然风干后,再把牛肉埋在炭火中烤干、烤熟,牛干巴就做成了。再用木槌把牛干巴捣散、撕碎,就可以直接食用了。这样制作出来的干巴风味独特、口感脆香,也便于保存,因此一直延传至今。

  传统的烧制牛干巴往往根据主人家的喜好而定,烧出的牛干巴在口味、硬度上都各不相同。而为了保证统一的口感和风味,首先在选料上就更加讲究,干巴只能用牛的四条腿的腿肉做。切成条后的鲜肉加上精盐、味精和特制的调料,要30天左右才可以完成晾晒过程。

  用来制作牛干巴的牛叫做高峰黄牛。之所以叫做高峰黄牛,是因为公牛的背上有一个高高的像驼峰一样凸起的背峰。可别小瞧这黄牛的背峰,背峰越大,说明牛的体格越结实,品质也越好。高峰黄牛性情活泼好动,养殖户主要以山上放养为主,临沧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草场植被,让养殖户降低了养殖成本,也让高峰黄牛有了新鲜、营养的美味。吃得饱、吃得好,蹦来跳去运动量足,个个长得膘肥体壮、肌肉发达,牛肉的纹理也十分细密。高峰黄牛肉自然也成为品质好、卖价高、大家争相抢购的生态牛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4春令热线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艺评论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民生上海
   第A30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A31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A32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 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酒旗茶垆/好吃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阿佤山的舌尖诱惑
口腔溃疡、口臭应及时治疗
广告
新民晚报吃遍中国/好吃周刊B12阿佤山的舌尖诱惑 2014-03-27 2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