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牛娃的梦
徐瑾 徐珏
  徐瑾 徐珏

  外公盛才(盛清诚),于1893年出生在浙江省莫干山下庾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襁褓之中生母患病撒手人间,不久父续弦。幼年的他每天要上山放七头牛,无缘上学。 

  后娘容不得我外公,刻意求一位在莫干山避暑的外国牧师带走了他。牧师把他安置到杭州蕙兰中学,边做小校工边旁听。外公痛感幼年丧母,皆因受缺医少药之害,故从小就憧憬当一名医生以治病救人。他刻苦求索从不懈怠,终因成绩优秀,得进梦寐以求的南京金陵大学学医。1917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1919年外公到上海沪东公社医院工作,亲睹沪东地区劳工密集而医药之需要远较市中心为迫切的实况,于1924年7月1日获执照创办了沪东医院。从一张病床起步,医务渐隆。但因来院订诊者日增,渐显院舍狭窄,不敷需求。外公倾囊积蓄并向银行借贷,在眉州路34号买地建楼。1935年医院主楼落成。

  1937年抗战中上海沦陷,沪东医院岌岌可危。为保全医院,外公通过一位客籍美国医生,向美国领事馆登记注册,机智地抵制了日寇侵占。抗战胜利后,工厂相继复工,医院业务更见繁忙,外公加楼层、扩病房、添器械、增医师和专科,医院的业务蒸蒸日上,和沪东医院签约挂勾的工厂增达97家。在此院任过职的医师,有著名的从比利时归国的傅培彬、赴美深造归国的盛志勇,还有黄偶麟、吴善芳、尢大镳、董道铸、盛今纯、史济招等多位专家。医院还招收医学练习生,通过实践培养了不少医生和护士。他们实际工作能力较强,都能独立承担医疗和护理工作。 

  沪东医院从建立起就设有免费病床。一份官方的报告记载:1939年医院有100张病床,其中免费病床就有10张。

  外公在上海全力发展医院,但始终有为家乡干点实事心愿。1947年,他买下了莫干山90号,每年暑假带上药品和医疗器械上山为乡亲们开设义诊。当地老人至今对外公的义诊义举还记忆犹新。 

  1956年外公将私立沪东医院全部无偿捐赠给国家。他被任命为公立沪东医院院长。上海私立沪东医院1924年建立,1956年改公,1979年易名为杨浦区肿瘤防治院(迁至平凉路)。55年沪东医院史也划上了句号!十年动乱中,外公也在贫病交加中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历程。

  外公从一个放牛娃,历经艰难,在旧上海的沪东贫民区率先开创了我们国人自己的医院。在这个平台上灌注了他一生心血,坚持了他人生的信念:救死扶伤、扶贫济困、治病行善。外公的人生轨迹虽然算不上“惊天动地”,但它给我们带来的何止是感动、敬佩,更是启示、楷模和永恒的力量。在外公诞辰120周年之际,特撰写此文,为了一个永远不可忘却的纪念。

  十日谈

  清明的回忆

  明日请看小提琴教育家王人艺教授的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1版:申城社区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自贸之窗/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城里城外
   第B06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12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现场
   第C04版:名表
   第C05版:名表
   第C06版:摩登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名表
带笑望穿芳迹
木匠
安南巡捕的营房
燃烧的海
放牛娃的梦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放牛娃的梦 2014-04-11 2 2014年04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