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接到汪亮先生电话,说有开心之事要与我叙叙,还有老先生为他所作的好画让我欣赏。在电话中都能听出他那喜悦的心情。我和汪亮先生熟识二十多年,从未曾听其发出过如此欢快之声。我说好的,有空就去。可我家近来添了外孙宝宝,忙得不亦乐乎。但在家里做做饭,逗逗宝宝,倒也尽享家庭的温暖和天伦之乐。
一天,趁宝宝睡午觉时,我便去了汪亮家。汪亮先生很高兴,谈到几月前,见到了四十多年未曾碰面的老朋友,名叫广畴,年近八十,还在苏州博物馆当顾问。范先生早年曾做旧书画修裱工作,一手超水平的手艺,深得人们的钦佩。我心想这有这么高兴吗?正疑惑间,汪亮拿出一幅唐云的《荷花图》(见图),画得极为清雅,如一阵荷花香气拂面而来。他又指着墙上挂的张大壮作于1956年扇面山水,也画得极精。他笑着说这两幅画离开他将近五十年了。原来,“文革”前夕,汪亮托范先生裱这两幅画,不久因动乱两人失去了联系。这次见面得感谢苏州博物馆举办的“文征明特展”,范先生碰到了汪亮的熟人,再找到了汪亮。两人见面时范先生感慨地说:“转眼四十多年了,终于物归原主。那时帮你裱这两张画时,还只有三十多一点,现在都快八十的人了,这两张画不还你,成了我的心病啊!”
汪亮说,从苏州回家难以入睡,范广畴还他的不是画,是朋友的真情。如今这画虽然能换到6位数字的钱,但在正人君子面前,钱不算什么,真诚乃是人间最可贵的。两幅画也把他带回了年轻时代,唐云、张大壮两位老师,对他关怀备至,关系极为融洽。那张荷花是他20岁时到唐云先生家拜年时,唐云先生早就画好并题词赠予的。老先生们为人的真诚,是那么叫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