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并无大事,于是小小一条“做饭新闻”便激起波涛汹涌——河南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一言“庭长必须会做饭炒菜”照例引出了雷厉风行,下属南阳中院召开专题会议,提出具体方案,把“法庭庭长会做饭”与“支部建在法庭”并列,作为创建评比的条件;内乡县法院则召开党组会议,把“每位庭长学会做饭并且带头做饭”,作为“当前法庭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并将此纳入年终法庭目标考核内容,不符合要求的一票否决,取消年终评奖评先资格”;至于南召法院院长更是提出“不会做饭的调离”……
“做饭新闻”一经见了报网,舆论全是拍砖的,说它“小儿科”,当前反对四风,高调热烈,你却去抓一个“做饭问题”,岂不是“庸俗化”;也有人说,法官就是要公正断案的,会不会做饭干你屁事!更有人担心,一个法院,大家都扎起围裙来做饭,还有辟了小菜地、配了消毒柜的,搞得烟熏火燎,岂不倒胃口?
“做饭新闻”,是从微博上了纸媒又到了门户网站的,究竟怎么回事,我看河南高院还会有解释甚至辩正,但依我所见,如果此事属实,不但不全是“小儿科”,而且还有一点“现实针对性”呢!这针对性,倒不仅是河南法院系统说的“做好中饭,为了健康”,而在于张立勇院长提到的“如果当事人请客,可能就出去吃人家的了事,这事关法院形象,还有腐败之嫌”,所以要提倡吃自己做的饭!其实不光是一些法官,某些地方,不少官员,早上睁开眼睛就出去喝酒,吃请的“应酬”早已排满了一日三餐,连“中午饭”都喝得醉醺醺,并不罕见。所以河南高院从“自己做饭不吃请”抓起,还是有道理的,虽然有一点“小儿科”,但也是出于无奈吧,算得用心良苦——其实我们现在的反腐正风,大量的正本清源,不正是要从最基础的ABC抓起,从最“小儿科”的毛病治起吗?
当然被称作“小儿科”的事,并不止“做饭新闻”一则,前几天有机构调查,说反四风之后,官员在家时间“平均增加了30分钟”,是个可喜的进步!“30分钟”出来,也有网民吐槽,说反腐整风,竟然是“落实”到多在家陪老婆?真是“庸俗化”!其实这“30分钟”真是一个“进步”呢!君不见有些官员,下班后要去吃请,吃请后还要“一条龙”,夜夜笙歌,乐不思归,更有通宵达旦的,连睡觉都不在自己床上呢!君不闻有的“大院”,成了“寡妇村”,当老婆的,三月也见不到“公仆”一面,他自有“温柔之乡”呢!所以省下的这“30分钟”,能够为老百姓操劳更好,如一时不能,还是先回家待着吧,总比整天混在“外面”、泡在酒里要好!你说这是“小儿科”,那咱们除病祛邪,还是先从“小儿科”看起吧,谁叫他的毛病,本来就不是个健康的成人该犯的病呢!
当然网民的拍砖也不是全无道理,比如法院的正风气,要求是该高一点,规定庭长“自系围裙”,虽出无奈,毕竟有点滑稽;又比如官员的从酒醉中解放出来,当然也不仅是为了顾家陪老婆,还要更多地为民操劳——这就好比前几天一则调查,说这一年之中央本级部委三公经费预算降了10.3%,于是网民就问,省下来的钱应当用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是提得对的,我们反四风,“降下来”的公款,“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等等,应当用在哪里,这可不能“小儿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