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女人心目中总共不过那么寥寥几个白马王子。
小时候迷恋的是六小龄童版的孙悟空,满腔正义感,一身好本领,忠心只为周全那个无论怎样也要护着的人的梦想。这大概是我们最早对所谓“力量”与所谓“忠义”的认知,后来大家迷恋《包青天》里何家劲演的展昭和《神探狄仁杰》里张子健演的李元芳,也是一个道理,力即是美。
长大了一点,钟情的是杨过,古天乐版的杨过让我们真正从具象意义上理解了“唇红齿白”、“少年风华”,而他真正成为白马王子那一刻不仅仅是与小龙女生死相随谷底重逢,还有在为小郭襄的生日送上为国为民的超豪华大礼之际,百般宠溺千般抬托,成就一个十六岁女孩子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另一个几乎未曾有完美荧幕诠释的白马王子是《萍踪侠影》的张丹枫,金庸创作注重文学性,主角或多或少有些人性上的缺憾,梁羽生一派儒生求全之心,张丹枫完美到不可思议,才艺皆绝,任侠无双,对云蕾无怨无悔一往而深的赤忱,与上官天野一席似疯似痴的对谈,让我们懂得,情深最美。
豆蔻年华,喜欢上《情书》里抱着本书站在窗帘边上的少年藤井树,《十七岁不哭》里品学兼优却朦朦胧胧恋上女同学的简宁,或许是知道了江湖恩怨太过天高地远,白马王子便落地成了一个比普通人稍微优秀一点,但如果踮着脚也不是不可以到达的形象。优秀则美。暧昧则美。
陆陆续续还有格里高利·派克、乔治·克鲁尼与金城武,以及新晋外星人气王都敏俊教授,有的似一阵风,有的在心里长根,大抵脱不了俊美而专情的形象塑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越脱离现实越美——贫嘴张大民总不会是大家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吧。
然而渐渐也知道了,白马王子是白马王子,而生活是生活,生活里不但没有高来高去、快意恩仇,没有随叫随到、救苦救难,连永远的第一名也是没有的。有些女孩子喜欢天天把感情玩成王子屠龙救公主,龙都要哭了——资源紧缺啊。
白马王子是给我们用来仰望星空、志存高远的,而生活,生活是用来筚路蓝缕、脚踏实地的。而长得美的是公主,长得不美的,只是公主病而已。
平凡的日子,油盐酱醋,就算是林黛玉也要上班也要炒股票的。至于身边那个,不拘秃顶或是大肚腩,色相看多了也就看淡了,能在过马路时拉住你的手,能在下班回家后给你放一缸洗澡水,能吃完晚饭帮着管管孩子讲讲故事,能在入睡前给你削个苹果一块儿聊聊天的,就是白马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