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7日,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20周年的好日子。老领导陈铁迪邀请部分参加开创工作的同志聚会。大家清茶一杯,抚今追昔,气氛热烈感人,我有幸参加聚会,感慨良多。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伊始,可谓白手起家。陈铁迪会长的话掷地有声:“我担任会长只有一个念头,按照国际惯例,依法治会,规范管理,取信于民,专款专用。”
市慈善基金会很快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效益,原因在于,基金会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春暖花开,为癌症俱乐部的患者做义工。夏日炎炎,开办方便老百姓的慈善超市。秋桂飘香,组织明星演唱会为慈善事业添砖加瓦。冬季严寒,全体人员为贫困群众过好年上街募捐。
多年来,跟随领导下基层送温暖,使我得益匪浅,体会到慈善行为不仅能荡涤心灵,还能感染乐观和体验豁达人生。某年春节,我随陈铁迪会长、余慧文副会长等领导去慰问老城厢一户人家。男户主是全国劳动模范,早年在湖北工作,退休后,回沪安度晚年。当时,这位劳模年近古稀,老母亲尚健在,儿孙辈人数不少,可谓子孙满堂。
印象最深的是这家老太太,她头脑清晰,十分健谈。铁迪会长一进门,就被她认出来了,操一口苏州方言,诚恳地说:“你阿是市领导陈铁迪?我昨晚一夜没有睡好,心想,我这个老太婆福气怎么会介好,市领导要亲自来看我?”风趣的开场白,一下子活跃了气氛,铁迪会长笑着说:“这说明我下基层太少了,应当经常来看望你。”老太太反应极快:“领导同志日理万机,不敢当的。快请坐吧。”
铁迪会长取出慰问金交给劳模:“你为建设祖国作了贡献,祝您晚年幸福。”劳模感动得不知说啥好,嘴里反复念叨:“感谢政府,感谢党……”老太太不失时机插上一句:“还要感谢市领导亲自把慰问金送上门。”铁迪会长亲切地与老太太拉起了家常:“家里还有什么困难?”老太太说:“现在生活蛮好,最苦要算三年困难时期,当时,儿子媳妇在湖北工作,孩子放在上海归我带领,真苦呀,好在已经熬过来了,我一直相信列宁同志讲的一句话……”我好奇地问:“哪一句话?”没想到,老太太竟然模仿电影中列宁的一句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老太太的乐观和豁达,引得一片笑声。
慧文副会长打量一下老太太简陋的家,真诚地说:“你们家还有上学的孩子,负担蛮重的吧?”老太太说:“我有两位重孙在读小学,需要点学杂费,负担还不算太重。”慧文副会长说:“我们帮你们分挑些担子吧,根据规定,这两个孩子的学杂费可免。”劳模感动得嘴里直念叨:“感谢政府,感谢党……”老太太开心得抚掌大笑:“有这等好事?读书可以不出铜钿,真难为情煞了。”她转身嘱咐孙儿:“不要忘记好心人,努力读书,将来报答国家。”
工作人员递上两张申请表,老太太粗粗看一眼,转手交给家人填写。细心的铁迪会长问道:“老人家视力不太好吧?”老太太说:“我一辈子粗茶淡饭,身体不错,就是近年来眼睛白内障。”铁迪会长安慰她:“我们有个点亮工程,免费为老人施行剥离白内障手术。”老太太婉言回绝:“这种机会留给比我年轻的同志吧,让他们恢复视力,多为国家作贡献。”铁迪会长劝说她:“视力改善后,可以看报纸,看电视,提高生活质量。”老太太这才松口:“喔唷,手术费一定蛮贵的,这样吧,我就开一只吧。”铁迪会长高兴地说:“还是两只眼睛一起动手术吧,好事就要办好。”
后来,在市慈善基金会的安排下,老太太接受了治疗,很快恢复视力,喜得她逢人就说:“感谢市慈善基金会的好心人,使我重见光明。”
我曾经担任市慈善基金会理事和宣传大使,对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有特殊感情。如今,看到市慈善基金会工作有序发展,事业朝气蓬勃,我的心里充满快乐,衷心希望更多的有心人走进慈善队伍,祝慈善事业越办越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