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在即,本次大赛在南美洲巴西举行,足球迷们又将欢喜鼓舞一月!熬夜或通宵看球者,可能又不少。熬夜,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危害身体的不良习惯。
当今,常出现些不正确认知,如:熬夜后昼补;夜深人静,做事有灵感等,其实这些皆不宜。笔者提倡:尊重自然,合理作息,顺应四时,有益健康。怎么尊重自然环境呢?首先,人类学习、工作、劳动必须遵循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不是日出而息,日落而作。违反规律,时间一久,必然疾病丛生。研究认为一般睡眠时间以晚上9-10点至次日早上5-6点为正常睡眠时间,一夜睡7-8小时,一般说不得少于5-6小时。
除了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应和谐外,人类还必须重视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相均衡,做到形与神俱,才能去做好各种事。一天9-10小时工作,中午只有午餐时间,没有休息或午睡时间,上、下午也没有工间间歇小休一会,从早到晚在封闭式大楼里,面对电脑工作,无一刻稍作休息。这样的状况下,人的脑汁耗尽,体力活动几乎处于禁止状态,长此以往体脑二者活动很不均衡,近来,我们也听说因熬夜累极等造成的“过劳死”或猝死现象,严重的后果已普遍暴露出来。
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在夜间睡眠时才分泌的。前者在黎明前分泌,具有促进人体糖类代谢、保障肌肉发育的功能;后者在入睡后方才产生,既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能延缓中老年人衰老。故一天中睡眠最佳时间是晚上10时到凌晨6时。长期熬夜的人,皮肤受损会非常严重,皮肤休息最好的时间就是在晚上,如果晚睡会增加皮肤的负担,引起一系列的皮肤问题,如肤色黯淡,起痘。熬夜者喜欢吃夜宵,夜晚进食不但会使人难以入睡,还会白昼食欲不振,造成营养不均衡,诱发肥胖。
另外,中医认为“久视伤肝”,看久电脑屏幕,会劳伤眼睛和脑神。在这春夏之交,可泡饮枸杞菊花茶,饮食些莲子米仁红枣汤,以及补充些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食品。 (作者为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