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上,现在的院线排片,几乎是唯上座率。院线要挣钱,这样做,也正常。
一个常识是,电影的票房与质量,未必成正比。烂片票房数以亿计和好电影没机会跟观众见面的例子,太多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几乎人人说好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却进不了院线,倒也不是什么大新闻。
好电影票房差,但却有人要看,怎么办?20多年前我读大学时,“红旗”和“平安”是专放艺术电影的,陈凯歌、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的许多“探索片”,就是在那里看的。现在,这两家影院早没了。去年夏天,成立了一个“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后来,好像也没多大动静。上海要成为一个文化大都市,总该有艺术电影的容身之地,只要政府和院线一起持续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难。
最后想说的,那些认为纪录片一定没市场的,也未必高明。君不见,《舌尖上的中国》收视率高得惊人,《乡村里的中国》为什么就不能给大家一个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