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3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师的高调与低调
方翔
  ◆方翔

  近日,在申城举行的一场玉雕论坛上,英国一家著名博物馆东方艺术部研究员受到了“大师”们的热烈“追捧”。这些以往在媒体上高调的“大师”们,在这位研究员面前却摆出了难得的低调,并表示希望将自己的作品卖给这家博物馆。这位研究员无奈地表示,我们只接受捐赠,不会出钱购买。

  提起“大师”,人们首先感到的就是一种敬畏。特别是在科技界、戏剧界、经济学界等,能被敬称为“大师”者少而又少。然而,在目前的工艺美术界,“大师”却遍地开花,有的以“泰斗”自居,靠蛮横扯旗称霸;有的你我划线,互相倾轧,闹得乌烟瘴气。一位艺评人在微博上写道:“假若在一个艺术场合没遇到一位‘大师’,倒还真稀罕了。”

  “大师”的泛滥,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工艺美术定价体系混乱所造成的。由于这些作品多是个体之作,因此其定价就显得不那么清楚。而眼下,业界普遍会用制作者的职称,来给其作品定价。很多人在被评选为大师之前,作品大约千元一件,当选后,很快涨价到上万元甚至几万元一件,平均升幅4至5倍,最少也要涨3倍。更多的人在当选“大师”前,作品根本无人问津,当选后则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已故漫画家华君武先生曾经说过:“用了幽默大师(称呼我),就有点不幽默了。大师不是帽子,不是议价,不是奉承,大师是很少的,甚至现在还没有出现。可惜在我们社会上已经不值钱了,随便就可以给别人以大师美称。”

  真正的大师应该是在美术史上产生重大影响,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他也许在当下充满争议,但他经得住时间检验和淘洗,最终成为在后世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家。少一些“人造大师”和对“大师”头衔的痴狂,或许有助艺术圈和艺术品市场返璞归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观点·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广告/文娱圈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样本
   第B04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B06版:展事/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好物
   第B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B10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家装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艺术博物馆魅力何来?
中国“新水墨”“新”在哪?
大师的高调与低调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B09大师的高调与低调 2014-05-31 2 2014年05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