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2014年5月14日《新民晚报·夜光杯》载秦绿枝先生一篇《老听众》的文章,深有同感,但也有些许不同看法。评弹老听众不是生出来就是老听众,还是要从小从年青时培养出来的。像我,在上世纪40年代(10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听电台播放的长篇弹词,一天二档,中午李伯康说《杨乃武》,晚上严雪亭说《杨乃武》,听着听着就渐渐着迷,爱上评弹了。到50年代,我就自己组织同学唱评弹,还自编自演现代评话,参加过一年一度的“上海市大中学生文艺会演”,获得过优秀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我还得到过评话名家唐耿良先生和杨德麟先生的亲授辅导。现在评弹为什么培养不出年轻听众?并不是青年人没有耐心,而是现在的青年人听不到像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那样的好书。现在的评弹演员很少能说得青年人怦然心动,被吸引住的。
所以,现在的老听众走出去听书,也正如秦先生所讲,其实是去轧闹猛的,趁此机会见见很多好久不见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