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通方面表示,截至昨天声明发出时,与支付宝渠道所有公共事业账单业务均已终止,相关未处理数据亦均处理完毕。对此,支付宝昨天又在18:12发布了第二份更新详解:上海的电费缴费完全不受影响,用户仍可像以前一样,用电脑上的支付宝网页或手机上的支付宝钱包,通过输入户号和条形码来缴费;上海的燃气缴费除青浦外,其他区域都不受影响,缴费方式也和电费一样;而变化最大的是水费缴纳,除崇明、青浦、松江和奉贤外其他区域都能缴,但缴费方式上有变动,即原来可按户号缴费的方式暂停,改为只能用输入条形码或手机扫码的方式来缴费。
不过,据记者实际体验发现,可能还存在系统改换后的调试延时,因为与支付宝上述解释还有出入的是,包括闵行地区在内向上海大众燃气缴费,至少在今天凌晨无论是从支付宝的网页端还是手机端,都还是显示出“机构已下线”。对此,支付宝方面承诺会想办法尽快解决。
五年“联姻”一朝破,背后到底出了什么事?在昨天的公告中,付费通方面以“保障平台上用户每月缴费的便捷与安全”为由,正式结束了与支付宝长达五年的“联姻”。
对此,支付宝方面也有自己的解释,表示付费通方面提到的“大量高频的账单查询”确实发生过,但是缘自支付宝根据用户的设定在查询账单是否出账,以便在第一时间提醒用户进行缴费。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付费通和支付宝“分手”,其实最吃亏的其实还是用户,昨夜今晨就有不少“网付族”因此被打得措手不及甚至无法销账造成滞纳。在商言商,尽管商场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常态,但商家应该早做消费提醒,为消费者预留出改变消费习惯的过渡期,而不是突然喊停让消费者感到“被绑架”。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