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上海新城区
     
本版列表新闻
实物复原7幢郊区民居 葵园打造乡愁“宅基地”~~~
实物复原7幢郊区民居 葵园打造乡愁“宅基地”~~~
实物复原7幢郊区民居 葵园打造乡愁“宅基地”~~~
实物复原7幢郊区民居 葵园打造乡愁“宅基地”~~~
实物复原7幢郊区民居 葵园打造乡愁“宅基地”~~~
实物复原7幢郊区民居 葵园打造乡愁“宅基地”~~~
实物复原7幢郊区民居 葵园打造乡愁“宅基地”~~~
     
2014年07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物复原7幢郊区民居 葵园打造乡愁“宅基地”
“土到根”的农家乐更有味道
朱全弟
  近千亩的原南汇奶牛场,如今改建成一个生态农庄,园内遍植向日葵,故名曰:葵园。走进葵园,一条长廊和几条小路,两边都是用向日葵作向导,曲径通幽,引人入胜。路边,还有昔日农家大灶头伫立恭候,引得游客驻足端详;随地铺就的是圆圆的石磨砖,很有沧桑感。一路踩踏过去,能钩沉起遥远的记忆。还有泊在湖边的乌篷船、捕鱼船,随时恭候游客光临。

  葵园,试图打造出一块属于上海郊区的乡愁文化的“宅基地”。

  复原上海人最早的房子

  上周末,《东方城乡报》和浦东新区书院镇联合召开“现代都市·乡村记忆——浦东书院葵园农业旅游文化论坛”。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和市农委、市商务委、上海交大农学院等有关处室的负责人出席并建言。叶辛提前一天夜宿葵园,听主人介绍葵园农庄所在地书院镇的历史,得知10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从各地漂泊而来的先人来了,在这块湿地上垦荒、捕鱼、造房子,那房子起先是一片茅草屋,以后才演变成泥瓦屋。那天晚上,他与记者聊天,得悉葵园总经理马引国已经收集了来自浙江、安徽、贵州、湖北、福建还有上海的20多幢古建筑老房子,于是第二天,他就在会上提出:上海人过去住在石库门弄堂房子里,那么之前是住什么样的房子呢?要看上海人最早的房子,就到葵园来。如果做到这一点,就最恰当地诠释了乡愁文化。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马引国是浦东南汇祝桥镇人,当了13年的远洋轮海员,也许因为漂泊的经历,他对乡愁有更深的理解。目前,他收集全国各地民居,有一座来自江西婺源的私塾,还有许多徽居。但徽派建筑在异地上海郊区“复原”已有不少——如宝山以徽派建筑为主题的闻道园,因此不必再重复再下功夫。与会者更为看中的,是一幢来自本土的浦东龚路的“胶圈房”,就是过去农村院落里房子,类似北方的四合院,还有两幢是南汇地区的老房子。上海郊区的老房子共有7幢,以本土为主,浦东民居和郊区民居的实物复原,在郊区村庄日益消失的今天,无疑为上海建立了一块新的乡愁文化“宅基地”。

  农家乐真的很“农村”

  上周五,记者还在嘉定工业区内原来是农村部分的沥江果园看到,一排木头搭建的棚顶,坐在长条凳上,旁边就是两手可以掬起的水汪汪的农田稻秧。还有一条木栈道铺就的长廊,沿着稻田蜿蜒而去,一直可以走进庄稼地、农民老屋。其实,这个外墙还是旧模样的老房子,已经改建成为客房了——进去一个大客堂,楼下一间标房,楼上还有两间相同的客房,可供3个游客家庭居住。门前一块空地边上,种着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这样的农家乐真的很“农村”了。

  六七年前,记者曾经来过这里,现在感觉大不一样了。问是谁的设计,果园主孙维高朗声大笑,说:是我这个农民自己设计的,我就让他土到根。如果让专家来,他或者会把园林的概念搬过来,种树种花种草,但再好能比得过桂林公园吗?我是种庄稼的人,就按庄稼人的做法来。

  上海郊区的农家乐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但千人一面的同质情况比较严重,有主题建设、有创意的农家乐太少,留得住人的更少。另外,星期一到四,几乎所有的农家乐都冷冷清清,而到了双休日和节假日又人满为患。农家乐如何让游客真正乐在其中,目前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本报记者 朱全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上海新城区
   第A25版:新民俱乐部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32版:生态上海·夏之舞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升学指导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升学指导
   第B06版:中考评析/新民教育
   第B07版:中考评析/新民教育
   第B0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10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汽车周刊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土到根”的农家乐更有味道
好水种好菜
调整产业结构 15个项目启动
艺馆探宝 体验“木韵传奇”
马陆有戏 “相约葡萄架下”
“雁阵”电商培训 助传统企业转型
3年后乘轨交过大桥俯看浦江
新民晚报上海新城区A24“土到根”的农家乐更有味道 2014-07-02 2 2014年07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