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掌握生理碱性及酸性食物的比例
然而要注意的是,当体内长期摄取生理酸性食物,虽然体液酸碱值变化不大,但此时会发现,细胞与组织中的氧化电位(氧化电位代表细胞的稳定性,氧化电位高表示细胞处于不稳定状况)与自由基含量都已经上升。
当所有代谢都发生异常时,则容易有发胖、疲劳、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此时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会治标不治本。因此,有人吃得不多却容易胖,血中尿酸值没有特别高却有痛风症状,服用降血脂药物但血脂仍居高不下,或吃药控制血压但停药后血压又飙高。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改变体质,身体的平衡没有被修复。这时,如何掌握生理碱性及酸性食物的比例,就成了恢复健康的关键因素。
用太极饮食平衡法吃好粗粮。
我曾提到太极饮食非常重视全谷杂粮的摄取。很多人不喜欢全谷杂粮的口感,连我那些学营养学的研究生也是如此,全谷杂粮很营养但口感很差,该怎么办?其实只要在烹煮前将这些杂粮浸泡一个多小时,刚开始吃的时候,全谷杂粮放的比例不要太多,慢慢习惯后再增加分量,就可以享受全谷杂粮的独特口感了。此外,全谷杂粮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和植物化学物,能唤醒并强化人体的自愈力。
我会把小麦、燕麦、薏苡仁、芋头、地瓜、南瓜等杂粮加入大米中一起烹煮。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全谷杂粮取代主食,同样算是淀粉的一部分,应该列入每天建议的摄取总热量内,才能避免造成肥胖。
谷类搭配豆类。
豆类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但是缺乏甲硫氨酸,不过谷类中含量丰富;谷类亦含有多种氨基酸,但缺乏赖氨酸,不过豆类中含量丰富。因此两者搭配,互补平衡,符合太极养生的自然平衡法则。
当饮食中只摄取谷类或豆类时,因为缺乏完整的氨基酸,长期下来会导致营养不良。我建议长期吃素的人或是偏爱荤食的人,可以将谷类与豆类搭配食用。
选购当季、当地出产的粗粮。
选购全谷杂粮时,应尽量购买当季盛产的。因为保存越久,食材的品质与营养素越容易减少或流失。当地出产除了价格低廉,品质较好,还能有效率地获得更完整的营养素。
熟食、不油炸。
各种全谷杂粮的食材中,几乎都含有淀粉及各种天然营养素,淀粉必须加热糊化后,人体才能进行吸收利用。例如,生豆浆未经煮沸,无法破坏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会抑制胰蛋白酶的作用,当胰蛋白酶失去作用,就无法消化进入肠道的蛋白质)。
所以生饮豆浆时会使肠胃感到不适,并抑制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适当的加热烹调,可达到淀粉糊化(一种水合反应,较高温度下水分子可以进入淀粉中,淀粉吸水后,膨胀成黏稠的糊状结构),有利人体吸收。然而过度烹调,如油炸,却可能破坏营养,并产生如丙烯酰胺这类危害健康的有害物质。
去除粗糙、难以消化的部分。
虽然我提倡原生态的天然食物,但是仍要适当去除可能伤害人体健康的部分再吃。例如莲子、栗子、菱角的外壳就需要去除,含有较硬麸皮的杂粮可以在充分浸泡后再烹煮,以改善口感。每个人肠胃的消化能力不同,为了避免不适,可以增加烹煮的时间,或磨细后再进行烹煮。
摄取足够的水分。
吃全谷杂粮比只吃精制白米能得到更多的膳食纤维,但相对地也会增加非水溶性纤维的摄取,容易导致腹胀和便秘,因此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
搭配多样化的素食食材。
天然的素食食材,如蔬果、菌藻类,除了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外,还有各种植物化学物,植物含有的天然化学成分,如茄红素、类黄酮、儿茶酚等。人体缺乏这些植物化学物并不会产生特定疾病,但是植物化学物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功效,十分有益健康。
不同的素食食材搭配全谷杂粮,将有助于人体全面获取各种天然的植物化学物,维持身体营养需求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