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二日早上,我接到电话告知:今天凌晨四点三十四分,周巍峙同志在北京医院逝世。虽说我此前已有预感,但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情不自禁地哀叹连声,为没能为他庆百岁华诞而不免遗憾!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雄壮的歌声又在我的耳畔回响,周巍峙先生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又形象生动地映现在我的面前。“都叫小周、小李,无论是当面还是打电话,谁要是叫老李老周,一律罚款五元!”我们都严格遵守这项协定。其实这是不让自己倚老卖老,而保持谦虚谨慎。周巍峙先生德高望重,是我心目中的革命前辈和优秀艺术家,同时也是平易近人的谦谦君子。我对他的敬仰与日俱增!
“阿拉是上海人!”他总是笑呵呵地这样对我说,满怀深情讲述自己在上海参加左翼歌咏话动的情景。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就协助邹韬奋先生等做进步岀版工作,是上海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先行者和组织者之一,他投身八路军后,更创作了《前线进行曲》《上起刺刀来》等广受欢迎的革命歌曲……
去年在杭州相会时,一见面他就笑眯眯地叫我小李,我叫他小周时,他乐呵呵地拉我坐在他的身旁,合影留念。此刻,我面对照片中的小周,看了很久,想了很多,想到小周喜欢的一定是:在他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优雅的句号时,遥望北方为小周同志送行!
是的,周巍峙生前创作了那么多优秀歌曲,和著名歌唱家王昆同志姻缘美满,在国内外有口皆碑,原来两人早已商定:周巍峙逝世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啊,这使我不禁想到,一个人的一生,就像自己写作的一篇长短不一、色彩、格调各异的文章,写呀写呀,写到最后,总不免要画上最后一个句号,此乃意料之中,本就平淡无奇,那么就让我默默无语地面北而立为他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这样一个优雅的句号,向他鞠躬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