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听戏的少,戏中的词雅是难上口的原因,戏曲的音乐雅也是的。如同中国文雅的语言一样,要听懂、上口,没有长期的积累不行。
我在文联研究室时,有两位老专家是专门研究戏曲的,我跟他们长了不少戏曲知识。
初一看,当下唱戏的都是中老年,然而孙徐春唱的“为你打开一扇窗”,年轻人听了惊奇道:“怎么是‘伦巴’的音乐?蛮好听的。”孙徐春唱得也好,然而作曲者经过探索,让沪剧音乐有了现代感,产生了新调。
我爱听评弹,徐丽仙的“六十年代第一春”,有清脆的节拍,雅致是雅致,但踩上了歌曲的旋律。
我那时也结交一些作曲家,向他们讨教戏曲音乐发展等问题。戏曲音乐优雅,要听出味道确实要花功夫。但是,如果在作曲上有新意,年轻人还是喜欢的。还是拿我喜欢的评弹来说,“姑苏水巷”很雅,但旋律吸收了流行歌曲的调,唱得气息很舒心。为这事,我向评弹老专家吴宗锡讨教,他点点头。新调能得到老专家点头,不容易。
戏曲这东西就这样,年轻人喜欢了,入了门,就可进一步深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