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聚餐,不幸鱼刺卡喉,无奈之下,去市六医院急诊。年轻的女医生将我舌头轻轻拉出,发现了在舌后根的鱼刺,便用钳子麻利地把它取出。正当我准备起身离开时,被医生按住让我再坐下,她用窥视镜仔细地看了我喉咙,我顿时紧张起来。不一会儿,女医生告诉我舌根后有颗如花生米般大小的囊肿,是否需要做手术要进一步门诊确定。
兴许是心理作用,在以后的几天里,喉咙天天不舒服,似乎总有东西卡在那儿。无奈,只好在周五上午排了好长的队,挂上了专家陈斌主任的号,经查发现舌根部有两颗囊肿样新生物,一颗如绿豆般大,在左侧;一颗像黄豆般大小,在中间。因位置靠舌后根,无法门诊手术,需要住院治疗,还要全麻。“这个小手术还要住院,全麻?”我心里疑惑,大概这个陈医生的水平也一般,我不如将他一军,“那您能帮我亲自手术吗?”陈斌主任略带歉意地回答道:“市六医院宜山路总院有许多专家。我主要在临港的市六东院,你要我手术得去临港。”“临港?在南汇滴水湖那边,这么远。”我心里泛起了嘀咕……
犹豫了好些天,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我还是决定住院手术治疗。
8月22日,我住进了位于临港的市六东院。在手术的前几天,病房里来了个急诊病人,也是因为吃饭时不慎将鱼刺吞入,咽喉疼痛得连口水都难以下咽,不得已来急诊,拍食管钡絮摄片做电子喉镜,鱼骨显示不明显。当班的急诊医生向陈斌汇报,陈主任觉得不能排除食管异物,要求病人住院行食道镜手术探查。
“拔鱼刺还要住院?”病人家属不解地嚷嚷,“这样,我们不治了,走吧。”“你们不能走,鱼刺卡入食管可能性很大,病人发病已经两天没有进食,走了可能会发生严重后果,甚至人命关天。”给他看急诊的医生死活不让走。双方争争吵吵不断,最后,在陈斌主任的劝说下,病人终于同意住院进一步检查,和我住同一病室。
同病相怜,病人和家属不解地在病房里反复地向我唠叨着,原来病人昨天已在市区几家大医院包括眼耳鼻喉科专科医院看病时,医生也曾建议让他住院检查,但他死活不肯,拖到现在实在是疼痛难忍才再次来到离家较近的市六东院求诊。他们起先只是不明白,鱼刺在喉,拔一下不就出来了,何必还要住院治疗。
那天陈斌医师特别忙,上午看专家门诊,下午开了一台耳显微外科手术和一台甲状腺癌根治术,一直忙到晚上8点,匆匆吃了几片面包,就带着手下年轻医生来对这位疑似食管异物病人进行食管镜探查术。手术半小时不到就结束了,很顺利。当晩12点左右,病人全麻苏醒后推回了病房,如半个拇指大小的鱼刺被拔出了,是在食道离主动脉弓毫米之差的第二狭窄处,如不及时取出,随时可能发生致死性大出血,危及生命。“这鱼刺确实需要手术。”这下病人家属话语中带着理解了。
是夜无事。第二天清晨,6点不到,病人自觉恢复如初,不顾不能进食的医嘱,自行下楼买早点,因较早餐厅还没开门,于是,平时锻炼惯的他,在医院的广场上跑起步来,不料,因没进食低血糖一下子晕倒在地,又让整个耳鼻咽喉科一阵紧张,值班医师只能把正在睡梦中的陈斌主任叫起,又是拍脑CT,又是进行其他检查,忙碌好半天,病人才缓过神来……
我很庆幸,遇到了这样一位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好医生,原先忐忑不安的心情也平静下来,到了我动手术的那天,虽然也全身麻醉,但很是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