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娱圈/动态
     
本版列表新闻
2014“李小可作品展”巡展来沪~~~
2014“李小可作品展”巡展来沪~~~
2014“李小可作品展”巡展来沪~~~
2014“李小可作品展”巡展来沪~~~
2014“李小可作品展”巡展来沪~~~
2014“李小可作品展”巡展来沪~~~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李小可作品展”巡展来沪
“水墨家园”寻缘中华艺术宫
乐梦融 于泓洋
■ 《途中》 2009年 64✕94cm
■ 《喜悦》 2009年 90✕62cm
■ 《窗口》 2010年 85✕43cm
  “水墨家园——李小可作品展”23日下午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3日。

  此次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是“李小可作品展”的四次全国巡回展览。此次展览将展出李小可30余年的创作写生作品及版画作品200余幅。展览分为四部分,分别由“水墨家园”、“雪域藏迹”、“山水黄山”以及“师法自然”四个系列组成。

  毫无疑问,在艺术求索过程中,父亲李可染对他的影响最大,交谈时父亲与师友的交往,因为李苦禅、董希文、黄永玉、叶浅予、吴冠中等中国现当代艺术开宗立派的大人物,都是他儿时大雅宝胡同里的左邻右舍,小可亦常听父亲谈到老师齐白石、林风眠、黄宾虹的教诲,感怀师恩一生……打开话匣,第一手的旧闻掌故让人百听不厌。

  李小可说,来上海举办个展,是寻“源”,亦是寻“缘”。

  徐悲鸿可谓最早改变李可染命运的伯乐之一。李小可提到,父亲在1944年在重庆举办了一个蜀中水彩的展览。当时已孚盛名的徐悲鸿看了展览后,找到了初出茅庐的李可染,愿意以画易画,让李可染很受鼓舞。“当时父亲非常年轻,当时徐悲鸿就用了一张《猫》和我父亲换画,至今这张画还保存在我家。后来,徐悲鸿牵线搭桥劝谏可染到北京去,说给他介绍齐白石认识。”李可染后来告诉李小可,因为这个理由,他也要去北京。如果不拜齐白石为师,那就将犯割断历史的错误。

  在幼年时,李小可随父母李可染邹佩珠夫妇迁入了北京东城区大雅宝胡同甲2号。大雅宝的日子成了李小可幼年最快活的时光。

  李小可所绘画的对象,一生集中在三处,分别就是北京、西藏与黄山。北京系列题材的创作始于1983年,李小可运笔沾墨,挥写的是心中对北京城那一份独特的情怀。他的《水墨家园》以长卷与全景画结合的方式鸟瞰北京,然而这种鸟瞰并不空洞,不仅有钟鼓楼、什刹海 ,更可由画面闻到老槐树上的蝉鸣,自行车的铃声……

  自1988年至今年,李小可30多次到藏地采风写生,走遍了西部藏区和寺院;他说他爱藏地静谧、纯净的大美,更爱藏人的质朴和热烈,藏地于他,不是写生的对象,不是猎取素材的源泉,而是他的精神家园,西藏题材创作甚至融入了宗教般的虔诚。

  黄山为历代名人墨客所描写,黄山难画也是共识,然而李小可与黄山渊源深厚。1978年他陪父亲李可染到黄山写生,同时这也成为他重回水墨创作的源点。他把画黄山看成“补课”,补“师法自然”感知领悟的课,补面对前人创造传统的课。

  本报记者 乐梦融 实习生  于泓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艺术人文基金会及艺委会成立
“水墨家园”寻缘中华艺术宫
IPTV用户位居世界第一
“纪念中国模特20年”
佳士得拍卖上海新址同步开业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圈/动态A13“水墨家园”寻缘中华艺术宫 2014-10-25 2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