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脱胎于彭浦夜市 为本市首个马路夜市正规化转型试点~~~
脱胎于彭浦夜市 为本市首个马路夜市正规化转型试点~~~
脱胎于彭浦夜市 为本市首个马路夜市正规化转型试点~~~
脱胎于彭浦夜市 为本市首个马路夜市正规化转型试点~~~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胎于彭浦夜市 为本市首个马路夜市正规化转型试点
“夜食尚”全面运营 摊主喜忧参半
李一能
  在酝酿了大半年后,位于宝山绿地新都会商业广场的“夜食尚”夜市美食广场昨晚开始全面运营。这一脱胎于彭浦夜市的商业项目是上海首个马路夜市的正规化转型试点,从诞生之初就备受关注,被称为沪版的“士林夜市”。尽管“夜食尚”夜市已小有名气,但缺乏人气仍是困扰入驻商家的主要问题。一位小吃店店主说,现在的状况是喜忧参半,政府部门与绿地集团对于他们的转型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市民还没有完全适应正规化的夜市环境,而附近的路边摊也对他们的生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喜 证照通过审批

  昨晚9点,记者来到共和新路、共康路路口的“夜食尚”夜市。和一个月前相比,人气似乎并没有明显提高。一位摊主告诉记者,夜市的旺季是夏季,随着现在天气转凉,人气降温也在预料之中。

  两层楼面的店铺已经全部开张,所有摊位的设备已经调试完毕,许多店家在最醒目的位置挂上了营业执照。一位店主告诉记者,现在所有的店铺都已经通过了证照的审批,部分已经拿到了证照,而其他的也将陆续“领证”。折腾了大半年,彭浦夜市美食正规化转型终于变成了现实。

  “政府部门和绿地集团对我们帮助很大,特别是政府主管部门,原本需要2个月才能审批的证照,用了1个月就完成了。”店主邓先生告诉记者,他希望能把这家小店好好经营好,争取以后还能开分店。

  忧 缺失市井味道

  身份问题的解决让店主们心头一块大石头落地,但店主告诉记者,现在“夜食尚”的知晓率还不高,人气依然有待提高,除了门口的几家店铺生意还可以,其他的店铺生意就很一般,特别是二楼的一些店铺,最差的时候一晚上只能赚几十块钱。

  生意不佳的原因,除了知晓率不高之外,最重要的是顾客们还没有习惯转入正规商场的马路美食。一位店主告诉记者,曾经有顾客对他说,以前吃马路小摊主要是吃氛围,味道过得去就可以了,但现在突然“高大上”了,有些不太习惯。这位店主告诉记者,市井味道缺失是他最担心的事情,也是无力改变的现实,只能期望客人逐渐接受。

  随着夜食尚夜市知名度提高,不少路边摊也借着彭浦夜市的名声来到这里,在深夜11时后开始摆摊,和正规店铺抢生意。“这对我们明显不公平,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才搬到这里,结果生意还不如路边摆摊的,如果一直这样亏下去,还不如回马路‘打游击’。”一位店主告诉记者,希望管理部门加强对周边非法设摊的整治力度,也希望商场管理部门能策划一些专题活动,提升夜市的整体人气,帮助他们度过目前的瓶颈时期。

  本报记者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夜食尚”全面运营 摊主喜忧参半
浦东一小区内一男一女双亡
眼动仪测看微信习惯 用户更多关注上半屏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5“夜食尚”全面运营 摊主喜忧参半 2014-10-25 2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