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有消息称,沪港通可能被延期,这被市场认为是一大利空,A股市场上被列为沪港通的标的股,也就是大盘蓝筹股受到了空头狙击。券商股大跌,其实仔细一想,沪港通本来就没有宣布过开通的日期,何来延期之说?再加上A股和港股在税收、交易机制等方面的差异还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案,开通沪港通就有待时日。但是作为国家金融开放的一个战略举措,沪港通总有一天会开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此次利用这个题材做空的主力还是做空成功的,顺势将上证指数打下了近百点。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哪天突然宣布在未来的一两周沪港通开通的时间,那股市是不是会大涨?这个问题还是值得关注。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现在压根儿就没有沪港通这个题材,那A股市场会咋样,也许也就这样吧,大盘蓝筹股不死不活地趴着,使上证指数还是在2300点左右来来回回盘旋。其实,沪港通即便推出,也就顺势小炒一把,小行情会产生,大行情还是产生不了,原因很简单,有额度控制。沪港通的影响还是在长远,随着额度口子的逐渐放大,资本市场的逐渐开放,人民币逐渐走向世界,交易规则不断与国际接轨,这对未来市场的影响巨大。
在今年最后的两个月中,还是要关注IPO的动向,原计划100家左右新股的发行,已经完成了56家,还有44家在最后两个月中发出去的概率不高。新股现在成了中国股市的另一朵奇葩,你看那个兰石重装,这个1.68元发行的票,上市后在涨了44%的基础上又连拉了15个10%的涨停板,现在的股价都跑到10元以上去了,一级市场定价1.68元,二级市场定价10元以上,这市场的估值系统如此失灵,这究竟是哪个错?也许都错。其实吧,即便你有幸中了个上上签,也只持有1000股,赚头也不大,只赚了8000多元,与中一个30元发行价的股票相比,那赚头小多了,当然赚的是心理感觉。
从目前情况看,现行的发行方法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变动,与过往的各种版本的发行方法比较,现行的方法主要特征就是:低发行价、股票市值和资金齐备、中签率低、幸运中签者稳赚钱。在这样的市况中,怎么去把握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机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种机会不属于每一个人,只能说机会因人而异。
本周顺势回调之后,在最后两个月的行情中,股市有望再创今年新高。去年的最高点位在2444点,前年的最高点在2478点,这两个小山峰是接下来需要主攻的高地,尽管这两个高地离现在的位置并不远,但攻克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今年收盘站上这两个小高地,那么前方一马平川,牛市行情的基础就打好了。现在还不是牛市,是上蹿下跳的猴市,市场的熊市心态的扭转需要时间,但这种上蹿下跳的走势会夯实股价基础,使市场的底部越抬越高。 应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