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出色的买手,到更多地把握设计定位及每一季的主题风格划定,从事设计工作,张巍将自己对时尚和时装的理解充分表现在了自己的设计中。从选择分析到体验、创造,在张巍看来都是非常有趣的经历。
1 最新系列亮相上海时装周
始终以成为拥有中国气质为目标的“衣架”首次亮相上海国际时装周,在新天地太平湖公园揭开了其2015春夏新品的面纱,也让人们认识了设计师张巍。从开始做买手,到现在参与设计研发成为创意总监,身份的转变是给了她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张巍说:“买手的乐趣更多在于享受在整合分析并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上。设计的乐趣在于发现、体验、创造、调试直至完成的过程中。前者乐在分析总结和结果;后者享于思考感受和完成。都非常有趣,而做服装设计就是既炼狱又天堂的事情。”这次的2015春夏系列以“君子之质”为主题,灵感源于“质”字和传统国学四君子“梅兰竹菊”所呈现出的真实的自然美。张巍说对于“质”字的拿捏,主要从面料的质感有颗粒感有细腻的挺括“骨子”感觉;还有选择干净清冽纯粹的颜色;以及有直线条有力量感的廓形三方面进行诠释。
试图找到“君子”外表平和内心笃定,谦逊淡泊的气质对于“梅兰竹菊”更多将这四种具象花卉抽象几何感地来使用,分别进行如印花、绣花、发泡印等有意思的手法来做“混搭”组合试图制造一直非常时髦有趣的“错乱感”。对于衣架这个名字的由来,张巍介绍说是因为其当家人赵伟女士希望女人不仅拥有美好的容貌更重要的是拥有良好的气质内涵有撑衣服底子的“衣架子”的最初愿景,同时“衣架”本身也蕴含着对于传统与现代、内在与外表的独特见解:“衣”,作为人内在的延伸,拥有鲜明的性格,它是一个人内在的延续表达,表现了穿着者的聪慧与从容,这种表达不是张扬表面流于形式的,也不是深沉厚重难以琢磨的,它经得起细细品鉴和寻味;“架”,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中国美学的智慧和文化,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前人智慧和美学的国度里,文化的沉淀弥漫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传承和保护不仅依靠表象符号流于表面,而且需要用现代新鲜的创造力,顺其自然又无比有趣地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传递至未来。作为这样一种理念的载体,设计者对衣架抱有更深远的期许。
2 除了服装什么都不会
和许多女孩一样,张巍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狂热地迷恋漂亮的衣服,不知疲倦地爱逛街,爱看所有的几乎从时尚杂志甚至到服装历史的书。“我也很幸运地学习美术,大学读的也是服装设计专业。自毕业起也很幸运一直就在做服装方面,包括也一直在做服装行业中比较新兴和热门的职业,做过设计师、陈列师、买手,兜兜转转从未离开过服装零售,并且说老实话除了服装我应该也什么都不会。”张巍想了想说。做买手的经历让张巍有机会接触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和他们的作品,其中不乏对她影响深远的人,“我喜欢的设计师非常多。如果说对我最有影响的的设计师可能是安特卫普六君子之一的Dries Van Noten,和CELINE的创意总监Phoebe Philo尤其是Dries van noten,我非常欣赏他一直寻找各种古老的元素灵感,做组合碰撞,制造一种单纯与繁复的强烈的对比,运用各种技巧来结合不同的材质、布料和图案特别让人激动,混合后成为独一无二的Dries van noten。我也尤为欣赏这种冲突又顺其自然的表现。”
张巍的设计简洁大方,而她本人平时的穿着风格则比较跳跃,但又多为简单的黑色。她说:“我尤其喜欢混乱搭配,舒服最重要,穿衣服和做品牌一样,不要怪异但要有一点独特,重点不必多一个就好。”张巍说她自己平时也很喜欢买衣服,常去一些比较有趣的设计师店,最近比较喜欢Alexander Wang。之前因为工作的关系,张巍接触过非常多国内的同行,张娜、廖晓玲、徐燕辉、李鸿雁、任茜等都是她非常欣赏的国内独立设计师,在张巍看来,他们都是一群非常棒的设计师,风格迥异,心怀美好,努力且执着,“我也走过一些欧洲的SHOWROOM,看过一些欧洲的独立设计师产品,我个人认为(国内的设计)丝毫不逊色且有很多更优于国外。”说到今年的必备潮品,张巍强烈推荐大斗篷披肩,因为是今季最IN的潮流单品。对张巍来说,工作就是她最喜欢做的事,工作以外的时间,她喜欢旅游和逛街,去发现新鲜和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