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首届“世界城市日”活动仪式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今年的主题是城市转型与发展。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宣读了李克强总理的贺信,联合国秘书长助理、人居署执行副主任爱莎·基拉博·卡西拉博士宣读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人居署执行主任克洛斯的致辞。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上海市市长杨雄致辞。与会嘉宾共同启动了“世界城市日”装置。
潘基文在致辞中说,世界的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的未来就是人类的未来。宜居城市对居民非常重要,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案。他认为,城市转型发展需要强大的政治决心,协调利益相关方。
克洛斯在致辞中说,到2030年,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约50亿人将居住在城市,住房、服务、环境、资源方面的挑战将越来越大。未来60%的城市人口年龄在18岁以下,教育、卫生、工作机会也非常重要。规划严密的城市将能够以性价比更高的方式提供服务。城市转型不可避免,还将持续。
吴红波在致辞中表示,城市是联合国非常重要的议题。根据2014年修订的《世界城市化展望》,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25亿,其中90%的人口增长在亚洲和非洲。城市面临城乡迁移、社会不平等、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等诸多压力。当然,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制造的GDP已占到全球80%以上,中国大型城市和地级城市的GDP占到整个国家GDP的61%。如果城市得到妥善规划,构建可持续的美好社会将成为现实。健康、教育、环境、气候变化等环环相扣的议题,需要采用以人为本的方式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
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10月31日圆满闭幕。在中国政府和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第68届联合国大会最终通过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立为“世界城市日”,总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旨在建立城市问题的协商机制,促进各国政府更加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挑战,在全球范围内探讨和实践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