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热心市民告诉记者,前天下午,她路过亭林医院的体检中心门口,正巧看到一只小动物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似乎受了伤,走近一看,好像是只猫头鹰。小家伙睁着无辜的大眼睛盯着看,这位热心的女士便将它小心翼翼地包好,带回了家。
从照片上来看,这只“猫头鹰”身材娇小,不过10厘米长,全身上下都有花纹,圆脸庞,大眼睛,还有一双直立的“耳朵”,样子十分招人喜欢。
随后记者联系了金山区野保站,工作人员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确认这“小家伙”名为东方角鸮,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他们会于近期把它送到合适的地方放生。
无独有偶。昨天上午,市民吴先生向记者反映:“我在酒店门口捡到了一只野鸟,长相奇特,嘴巴长而尖,很像是‘鹬蚌相争’成语里的‘鹬’!”
吴先生告诉记者,前天晚上8时多,他在金山卫清西路上的一家酒店门前意外发现了这只鸟。当时,鸟儿躺在地上挣扎着,好像是翅膀受伤,飞不动了。吴先生赶紧将它捡了起来,并送到了附近的蒙山路派出所。在派出所里,吴先生看清了这只鸟的“真面目”:体型如鸽子,长约20厘米,头上有4道较宽的黑灰色条纹,嘴巴尖而长,约8厘米。全身以褐栗色为主,密布暗色横斑。
记者从金山区野保站了解到,这只鸟名叫“丘鹬”,确实是“鹬蚌相争”中提到的鹬。经过治疗后,已将其放归自然。野保站表示,眼下正是候鸟迁徙季节。这两个月已救助不下10只鸟类,都是爱心市民送来的南迁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