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候逐渐转凉,气候变得干燥,令人头疼的皮肤瘙痒类疾病开始越来越严重地发作了。为此,新民健康今起推出“皮肤科专家现场免费咨询”活动,届时多位皮肤病专家将在活动现场为你答疑解惑。(报名方式见下方)
广义上讲皮肤瘙痒症泛指临床上以瘙痒为主的感觉功能异常性皮肤病。在经过中由于搔抓可出现继发性皮肤损害,如抓痕、血痂等,并依据皮肤瘙痒的范围或部位,可分为限局性和泛发性两类。在临床上,引起皮肤瘙痒的疾病种类较多,比如慢性湿疹,荨麻疹,季节性瘙痒等,这些病往往呈慢性经过,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一般都是给予对症治疗。
老年人患此病者甚为普遍,瘙痒症的特点是在没有任何原发性皮肤损害的情况下,自己感觉皮肤瘙痒,搔抓后在皮肤上残留很多抓痕、血痂和色素沉着斑等继发性损害,中医称为“痒风”“瘾疹”。有不少患者用指甲搔不能解痒,借助于木梳,甚至铁器搔刮止痒,引起皮肤极度肥厚,抓痕血痂累累。患病日久,一年到头持续瘙痒,寝食不安,痛苦不堪,甚至“痒”不欲生。所以说,老年皮肤瘙痒症并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老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很值得高度重视和积极防治。引起皮肤瘙痒症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老年人皮肤干燥,皮脂减少,缺乏弹性,容易遭受外界刺激而致病,这是主要原因。
中医学认为: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或风湿蕴于肌肤不能宣泄是瘙痒症的发病原因,治疗应养血祛风,除湿安神。一般来说,可用膏方调理。因为膏方一般由20余味的中药组成,属大方、复方范畴,且服用时间较长,因此,制定膏方更注重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应该针对患者的疾病性质和体质类型。又能体现中医擅长于疾病调养的传统特色,所以膏方的制订,首当重视辨证论治。医生从病者错综复杂的症状中,分析出病因病机病位,衡量正邪之盛衰进退,探求疾病之根源,从而确定固本清源的方药。人体体质的减弱,是病邪得以侵袭、疾病得以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体质每因年龄、性别、生活境遇、先天禀赋、后天调养等不同而各有差异,故选方用药也因人而异。如老年人脏气衰退,气血运行迟缓,膏方中多佐行气活血之品调畅气血阴阳。
但是许多人还不知中医皮肤科某些瘙痒性疾病的虚症或稳定期也可服用膏方。例如黄褐斑,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为主要病机。可服用地黄、山萸肉、当归、桃仁、益母草、白芷、白蔹、白僵蚕、白茯苓、柴胡、郁金、黑大豆、阿胶等。秃发患者可在八珍膏内加何首乌、破故纸、菟丝子、枸杞子、黑芝麻、核桃肉。过敏性皮肤病在稳定期、瘙痒症,荨麻疹,银屑病,慢性湿疹等通过膏方调理都能达到治愈之目的。
活动信息
即日起新民健康推出“皮肤病科专家现场免费咨询”活动,届时多位皮肤病专家将为你答疑解惑。有需求的读者可拨打新民晚报健康工作室热线021-58627268(周一至周五10:00-17:00)或编辑短信“皮肤+姓名+联系方式”发至18049972669报名。活动时间为11月5日-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