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我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成了交大附中第一位进艺术院校的毕业生。
考入附中的第一课,是在校内参加军训。我和所有新生一起,经受了烈日下的考验,风和雨的洗礼。军训结束的前一天晚上,举行了军民联欢晚会。老师知道我是市少年宫舞蹈队的,就让我表演舞蹈。为保证演出成功,当其他同学休息时,我抓紧时间进行排练,虽比其他同学要辛苦得多,但我很高兴,因为刚进校,就能为军训、为学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在抒情动听的音乐伴奏下,我表演了“斗笠舞”,表演结束,全场掌声雷动。这是我在交大附中的第一次亮相,当时,我充满着幸福感。从此,新同学都认识了我,高年级的同学也知道了新生中有一个很会跳舞的学生,我成了学校的“明星”。
第一天上课,我就被那紧张的气氛震惊到。刚刚经历初三升学考的同学们,没有半点松懈,晚自习时间没有人说笑,清一色埋头做题。在这种氛围里,我很自然地成为了队伍中的一员。晚上9点要熄灯睡觉,我们躲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应急灯偷偷奋战到深夜甚至是凌晨。我至今胳膊上有个小印痕就是那时晚上太困不知不觉睡着了,手臂靠在应急灯上烫的。那段苦读的经历至今印象深刻,也受益颇多。
在紧张的学习之外,学校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让我们得以调节身心,全面发展。我是班里的文艺委员,组织文艺联欢、歌咏比赛等活动自然责无旁贷。歌咏比赛时,大家一致推举我做指挥。其实,我唱歌也不错。学校举办“才艺大赛”,我在其中的歌唱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名次。当然,由于自己在舞蹈方面有点特长,在校三年,凡学校有文艺汇演、教师节时,我都会作表演,每次也都得到师生的好评。
除了文艺活动,体育活动我也不甘人后。我参加了学校的网球社。到了秋季运动会时,我参加4×100米接力比赛,同学们的喝彩声阵阵传来,催人奋进!
学校和老师也很鼓励我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高二时,一次偶尔的机会我参加了上海电视台举办的主持人大奖赛。学校知道我有艺术方面的底子,所以在不太影响学习的前提下积极支持我参加,结果我很幸运地获得了大奖。报纸报道后,老师与同学都为我高兴,给了我极大的肯定,使我很受鼓舞。这年暑假,我又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在航空基地西昌举行的上海优秀中学生夏令营,在当地对驻地官兵进行了慰问演出。
这林林总总的课外活动,提高了我的整体修养,也建立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与信心。之后在大学、在纷繁的演艺圈,当我遇到困难产生惰性时,常忆起在附中的岁月。母校教会了我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坚守目标。从爱好舞蹈到后来的影视演员,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感恩母校,也祝母校蒸蒸日上,与时俱进。
十日谈
从第二课堂起步
枪声悠悠,伴我成长,明日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