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故宫外的红墙边,虽今非昔比,但仍能感受到一股子大气,这才是真正的皇城根下。这里边,曾是神圣不可靠近的紫禁城。
太和殿是上朝的地方,群臣每天早晨上班要走过宽阔的广场,梁柱红金两色,门楣红金蓝绿四色,描龙画凤,精巧热闹。外朝大殿自然金碧辉煌,一过乾清门,到了内廷,却冷清了许多。金龙身上的颜料剥落了,皇帝的房顶上也长出了野草,处处流露出萧索的迹象。在远离游人的回廊坐一坐,阳光穿过松柏苍劲的枝叶,照在木栏上,在青砖地投下阴影。没有比这种树更合适这里了,放大盆景般的死气沉沉,透着一股子陈腐味。安静得恍如隔世。曾经也有个古人执扇坐在同样的地方,环佩叮当、步摇颤颤、衣袂飘飘。若是宠妃,必精于心计;若是冷宫,必哀怨凄切。看似风光的豪门,一入深似海,世界就是红墙内的后宫,守着几间房,最多晴天去御花园逛逛,雨天在屋檐底下打打秋千,幸运的寂寥一辈子,不幸的无法终老。是否也有白头的宫女,闲坐说玄宗?却道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座小院子上了锁,低矮的楼阁外墙都已褪色,门窗紧闭,荒草丛生,假山的形状怪异。院子对面就是珍妃井,新做的井口很小,连孩子都掉不下去,中间横插了粗铁,望下去除了黑别无他物。原本普通的一口井,因为珍妃的死生出多少鬼话。放在今天,就是一出婆媳不和,外加懦弱老公闹出命案的狗血剧。
行走在夹道上,两边只有朱红的高墙,如一块幕布,放映着时光深处的旧影。那茕茕孑立的,是不能回头的背影,女子模样的黑影慢慢爬上墙,垂着尖细的手指,拨拢历史的迷雾。这里曾上演过的爱恨情仇,枉死过的人,都像失焦的照片,模糊地留下影子,在时间的瀚海中沉浮,隐约露出轮廓。置身其中,你只能做个镜头后的入侵者。
在砖木结构的故宫里,延禧宫是那样突兀,类似于清真样式的西洋建筑,只剩下如同焚烧过后的铁架,像3个奇异的UFO,飞错了时空。一旁的大爷说并不是烧毁的,而是德国传教士未建完,末代皇帝就像坐着UFO般蒸发了。
后宫的更多屋子是见不得人的,一扇扇门背后锁着的,是无尽的破败与荒凉,全然不见当年的奢华,芳草萋萋,讲的都是几辈子前的故事了。
连深宫中唯一有点生气的御花园也不大,且多松柏,不少枯死的虬枝指着天,在日薄西山中伸展出穷途末路,不时有几只乌鸦盘旋,发出悚然的凄厉啼声。这样的花园,更像个陵园。
出了神武门就是景山,这座小山坡是用故宫外护城河挖出的泥堆成的,为的是背山靠水的风水。可护城河只护住了房子。景山的制高点,是纵览故宫全景佳处。四四方方的紫禁城、重重叠叠的宫门、一进一进的院落,在夕阳温柔的余晖下,流淌着古老安详的金色。
故宫外紧挨着一些小胡同,狭长而安静,一小块暗蓝的天从大树的缝隙中露出,部分石板路和墙泛起昏黄的光泽,黝黑的尽头亮着一盏孤灯,灯下杂乱地堆着各色纸板,这是一个废品回收站。这个小小的废品回收站像童话里的小木屋,虽然没有老婆婆抱着猫、煲着汤,但有头发油腻的中年男人风尘仆仆地从助动车上下来,解开挂在车头的刚买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