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商品住宅成交重回100万平方米大关之后,上海住宅市场上的货量依旧充足。从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购房者对于市场回暖的预期已逐渐形成,正在加快入市步伐;而在另一方面,房企在今年早些时候的去化不力也为市场保留了优惠的空间。在全年的最后两个月,上海住宅市场的回暖态势有望延续。
刚需货量充足
今年9、10两月,上海商品住宅的新增供应量分别达到了131万平方米和119.2万平方米,为年内第一和第二高。供应的增加为市场成交的回暖奠定了基础,但也从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后续的货量。据上海搜房网统计,11月上海市场预计将有22个住宅项目开盘或加推,与10月相比减少了38%。
那么,新增供应的减少是否会导致市场回暖脚步放缓?
从数据层面来看,虽然增速放缓,但目前市场上的货量依旧充足。德佑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上海商品住宅的库存量为1275万平方米,相比10月初有小幅提升,去库存仍将是今年最后两个月的楼市“主旋律”。
而从11月预开楼盘的情况来看,充足的刚需供应量也将为未来的市场成交提供支撑。经笔者梳理发现,11月预开的楼盘中,有超过6成的楼盘位于外环外,占比达到68%。而在所有即将入市的产品中,90-120平方米的低总价产品占比最多,达到了58%。
优惠动力仍在
“目前购房者观望情绪的转变已十分明显,但现在最怕的就是开发商盲目乐观,减弱优惠力度甚至涨价。”对于今年最后两个月的市场表现,有业内人士不无担忧地表示。
那么在目前市场下,楼市促销状况如何?
对此,德佑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陆骑麟表示,“目前房企的业绩情况、市场预期和资金等多方面因素迥异,因此新房市场的优惠情况难以用‘一刀切’的表现来评价。”
事实上,虽然今年楼市整体表现不佳,但仍有少数知名房企的业绩表现“跑赢”了时间,未来两个月跑量的压力已经不大,很有可能会采取比较保守的销售策略。但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宋会雍称,即便对于业绩压力不大的房企来说,也有自身库存量偏大等压力,因此未来的优惠动力仍然存在。而对于那些业绩未至理想的房企,年底则将是通过促销加速跑量的最后机会。
“好盘”持续入市
基于房企回笼资金的需求,11月即将推出的楼盘在市场契合度、性价比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由此,购房者的入市积极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11月中旬,闸北不夜城板块或将迎来继华侨城苏河湾之后的又一高端住宅项目——农房熙藏。项目主推142-160平方米三房产品,目前样板房已经公开。据了解,凭借其优雅、精致的海派品位,项目在目前的蓄客阶段已经获得了高端客群的一致认可,并被认为是年底阶段楼市中的品质标杆之一。
同样将在11月加推的还有位于松江泗泾板块的金地自在城三期,项目在前两期产品广受市场追捧的基础之上,在服务和品质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小的升级。此外,项目还将产品的定位更加精细化,推出更适合“新上海人”的88平方米三房户型。
此外,曾在今年热销的融信铂湾也将加推一批别墅产品,而雅居乐星徽等市场期待已久的项目也将在11月迎来首次开盘。
陆骑麟表示,随着市场成交脱离低迷及政策走向趋于明朗化,部分房企信心有所增强,因此会更加积极地推出手中的优质产品,从而解渴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