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许多地方有汉诗协会,开设汉诗讲堂、教室,日本最大的广播公司NHK电视节目也有汉诗讲座栏目,书店里的汉诗书籍也随处可见。
据悉,日本在飞鸟时代(公元七世纪)就开始接受以汉诗为中心的中国文化传播,吸取了中国传播过去的诗词、诗韵、作诗方法三位一体,形成了日本的汉诗。诗词艺术成了古代日本人文化修养的中心内容。富裕了的现代日本人,不少人把学汉诗、吟汉诗,作为情操的陶冶和高尚的乐趣。
过去因为工作关系,我曾与许多日本汉诗界的人士进行过交流和接触,我发现许多日本人喜欢阅读和欣赏汉诗,尤其是唐诗宋词,崇拜和敬仰李白、杜甫等中国的大诗人。我曾陪同日本全国汉文教育协会会长、汉诗泰斗石川忠久先生游览采石矶,那是传说李白跳江捉月的地方。石川先生触景生情,涌起诗情诗兴,立即写了一首汉诗赠送于我:“采石矶头临大江,白帆点点挂春风。青山碧水当时景,仿佛先生在眼中。”石川先生出版过《汉诗的解释鉴赏事典》《汉诗世界》等许多汉诗著作。他还曾在NHK讲授他的著作《李白》、《杜甫》。
日本北海道汉诗人协会是日本许许多多汉诗协会中的一个诗社,我曾经两次拜访过。该会有会员近千人,分布在北海道各地,定期讲授汉诗,会员撰写的汉诗刊登在诗刊《北海诗林》上,汉诗中文与日文对照。第一任会长泉清先生一去世后,后任的几届会长一如继往开展着活动。二十五年来我收到《北海诗林》诗刊从未间断。他们还吸收年轻人入会,后继有人。
名古屋心声社社长服部靖先生是大学老师,不仅给大学生、诗社社员讲授汉诗,而且还给企业讲授汉诗。有一年我在名古屋见到他,他告诉我,星期天去某企业讲汉诗,前来听课的有百余人。汉诗增添企业文化内涵,提高了人的素养,深受企业家的青睐。有一次,我陪同日本株式会社大同社长安江惠先生乘坐列车去南京,我发现他阅读的书是日文版李白诗选,不由感到好奇、佩服。有的企业家有功底,汉诗写得也很好。我的朋友、企业家田口茂利平先生寄给我一首为日本朋友儿子结婚写的贺诗:“青龙凌云望芙蓉,才媛得翼舞相洋。人生至爱日中间,君知父恩尽孝养。”新郎的名字有“龙”,中国新娘的名字中有“媛”,他巧妙写进去,我阅后惊叹不已。
许多日本汉诗爱好者还参加“汉诗之旅”,来中国领略古诗词的意境,有的还生情撰写汉诗。我曾接待过许多这样的团队和诗社。我的朋友西村日出丸先生当过医生,酷爱汉诗,他曾经百余次来中国,寻觅古代诗人的足迹,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写了一百多首汉诗,最近打算自费在中国出一本《中国旅游诗集》,表达对中国喜爱的情怀,同时也是对汉诗的执著追求。其中有一首是在上海松江参加中日吟诗的感怀:《方塔吟鸣》“邻邦骚客聚华亭,唱和高吟方塔鸣。醉白池头秋草茂,蛩声唧唧引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