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茶壶
张 梅
  张 梅

  外祖父有把专用的壶,壶面摩挲得深褐发亮,长年累月用来沏茶,晨起后常端着它,怡然自得地喝着,似乎茶是可口之味,其实浓酽得发苦。

  那把小茶壶样子古朴,端坐如未长成的南瓜,又好似一朵微微打开的莲瓣,壶盖用一根细绳拴于壶把上,以防万一失手碰落盖子,或许是洗时不留意,那壶盖仍碰豁了口,刚注入水后,热气会袅袅地从豁口冒出,将茶香先行一步地散发出来。这貌不惊人的茶壶来自宜兴,紫砂是宜兴的名片,李渔写闲情偶寄,品茗自然不可或缺,在《杂说》中提到: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莫过于阳羡。茗注就是茶壶,意思是说,茶壶没有比紫砂壶更妙的,最精贵的壶,莫过于阳羡。阳羡就是宜兴。李渔最后还加了一句:是人皆知矣。

  数十年前曾乘车经此地,窗外之景忽与别处不同,路边各种紫砂器皿陈列,车子停下,满车的人都径直进入店铺,不消多时,回到车内,相互交流所购之物,多为紫砂茶具,父亲也买了一把,壶面一丛暗蓝的兰,极为雅致。可惜这把茶壶一直高置于柜,寂寞如山林古庙,父亲总觉得精雅之物要存留着,舍不得使用。

  紫砂壶有仙风道骨,文人喜用,参禅悟道,诗书画印,常以之为伴,盈盈一握,抚慰心灵。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里,也有一把“紫砂壶”。“壶在我的手中来回转动,我的指纹叠上陶匠的指纹,叠上雕者的指纹,最清的泉水是君子之交,最香的茶叶是旧士之情,就这么空举起空空的小壶——品味今古”。这是典型的文人茶,在传统文化中也自成一脉。

  夜间读书写字数年,无睡意,因有茶水助兴,茶水养于壶中,壶刚淘于老街,新壶却如旧友,水太新,茶味不厚,一把壶,初用时竟然也生分,用久了才滋味绵厚。人到中年,对茶当歌,养一把壶,看几本书,不亦快哉。

  冬日回乡,聊天喝茶,那老旧的壶,那浓苦的茶,一下子就把我带回童年,似乎外祖父正为我倒壶中之茶。不禁些许伤感,外祖父过世已经十余年,再也喝不到他老人家沏的茶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安居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图视绘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目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连载
   第A30版:阅读
   第A31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2版:演出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8版:专版
母亲远行
雄鸡哥
云朵一样的八哥
茶壶
白帝城和“贬官文化”
恋歌(外三章)
迷失在罗马
新民晚报夜光杯A27茶壶 2014-12-18 2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