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结婚之时,十来平方米的斗室内,一张小写字台勉强才能放下;想不到近古稀之年,我有了一个时尚的现代化多功能书房。我的书房约十来平方米,窗口面对小区内绿树、青草、鲜花郁郁葱葱的花园,与毗邻的卫生间和卧室之间的一道移门关上后,便是一个安静的小空间。书房装饰简陋,两侧的实墙面前是两个从地坪直至天花板的大书橱,分门别类安放着我的纸质藏书和储有巨量内容的光盘、移动硬盘等。临窗一面,是一张大写字台和一个工作台,上面安放有电脑、小型功放音响、电视机、打印机(兼复印、扫描、传真等功能)和无线路由器等。
除了纸质和电子阅读以外,书房兼有工作、休闲和对外交流的功能。
我曾经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工作,虽已退休,尚在发挥余热,从事设计审核和评审等工作。设计图纸和资料在大写字台上翻阅很方便,在单位中未看完的图纸和资料也可用U盘拷贝或Email发至书房的电脑上,在家中加班,审核的意见就直接在电脑上做成word文件,打印或及时Email给相关人员,且还可以存档备用……
书房也是我休闲的场所。上上网,国内外时政、娱乐、体育的即时新闻均可知晓;放放自己喜爱的评弹录音和录像,吴音雅韵,大脑放松,是极好的享受;爱好写一些豆腐干文章,查一些资料,马上可在收搜引擎内得到,完稿后马上就可Email给报社编辑;年纪大眼睛不好,iPhone和iPad从wifi收到的视频通过apple tv显示在电视机的大屏幕上,看起来更舒服;闲来,将早年家庭和国内外旅游的照片扫描、修补、汇编,亦是一大乐趣……
书房又是我和亲朋好友交流的场所。儿子虽远在美国,但每天一封电子邮件、一周一次facetime,孙女在美国幼儿园的情况也可通过远程视频直接看到;兄弟姐妹虽天各一方,但每周一次Skype的多方视频会话就是家庭会议,家庭大事可及时交流并协调安排……
昔唐人刘禹锡曾作《陋室铭》赞其陋室不陋;今吾书房装饰虽简陋,然现代化多功能亦不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