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蓦然回首
汪芳
  汪芳

  母亲节的清晨,看到马应九先生写给他母亲的文,文中说:

  “妈妈走了,走得平静安详”,弥留之际,赶到万芳医院加护病房,紧握着她微温的手,“这一双把我养大的手”,吻着她的脸颊,在她耳边低声地说,“妈妈您好走,您的子女、媳妇、女婿、外孙都在您身边送您,爸爸会在那边迎接您,你好好走,不要怕喔!我们结缘64年,来世再做母子,好不好?”

  我的眼泪盈上来,秦女士已经是94岁的高龄,即便如此,已是花甲之年的马先生之不舍和哀伤仍溢于言表。它触痛着我的心弦,内心涌动着对上苍的无限感激,母亲虽历经劫难,因她的生还,这个母亲节,我还可以陪伴着我的老母亲度过平凡的这一天,尽管我们只是粗茶淡饭。

  数年之前,母亲在去接我孩子的途中,斑马线上,一辆急速的轿车把母亲撞飞,她被重撞又以抛物线状甩出数米之远。在赶往医院的路途中我一直祷告着,千万不要让最坏的事情发生,母亲守着我几十年,如遭遇不测,我会是怎样的罪孽深重?

  医院急诊室的中央,一个简单的担架上,母亲躺着,周围空无一人,全身已经插满了氧气管、输血管、输液管、引流管,还有生命检测仪器,她脸色苍白,是严重休克和脑震荡状态。我摸着她冰冷而粗糙的手,贴近着她的脸,她十分微弱的声音告诉我,“不要怕,没事的”。值班的医生不停地接诊着那些待诊的病患;而在门口,几个年轻人懒散地抽着香烟,他们朝我走来,漫不经心告诉我,“路不熟悉,车速又太快,所以撞上了”。那淡定的神态,似乎谈论着一件和他们毫不相关的事情。

  救治的主治大夫说:“哎,年纪太大了;又是如此致命的撞击,很难的!”他无奈地摇摇头。不知道我是如何挨过了那些艰难的抢救时光,更不知道如何在那漫长的恢复期期待着。

  或许是上苍默许了我的祷告,怜悯了我过去忽视母亲的无知。母亲不但生还,还顽强地站立和康复过来。

  我从未离开过母亲,她一直陪伴和伺候着我,督促着我念书。小时候,母亲总是说“你要好好念书,时间珍贵”,以至于调皮的我,为了逃避母亲的责备,三心二意的时候,要么把书顶在头上,要么假装捧着书,却透过书缝远远看着她发呆。时光的隧道一点都不悠长,瘦弱的她总是不知疲倦地操劳着工作、儿女和家务。转眼之间,她满头的青丝已是白发苍苍。我长大了,体恤着她的辛劳,多希望帮她一把,母亲却说:“做家务的时间将来有的是,念书的时间却是不多”。我完成了所有的学业,母亲仍旧说,“你的手每天要给病人做手术的,粗糙了就失去了灵敏的感觉”。我被母亲娇惯着,也养成了有书做伴,便不感孤独的安宁。

  我去世界各地游学深造,母亲又继续抚养着我的孩子,操持着家务。迄今,我还是一双光滑细腻的手,蓦然回首,母亲已经满头白发,双手粗糙不堪。

  从前,我从未考虑过母亲的生死问题,直到那天,我才明白,人生有多么无常,这身边的平常幸福会随时离我而去。

  一个闺蜜,多少年来经营着非常好的商贸生意,频繁在国外飞行,每次归国,无论何时,总是她的母亲笑盈盈地为她开门,几十年如此。后来,她母亲走了,她告诉我:“我现在回家,不再有母亲为我开门,每一次我都要流泪。我纵有巨大的财富,换不回母亲的命,也再买不到和母亲厮守的日子。”

  母亲节这天,我工作了一整天,回家的路上已是万家灯火,延安路高架上车水马龙,汽车鱼贯而行。我想,这些匆匆的行人,一定如同我一样,子夜回家,有母亲的守候和期盼。

  泪水禁不住模糊了我的双眼。即使母亲已经衰老,即使儿女有着骄人的成就,只要是母亲在,就是一份温暖和依靠,都是心灵的归宿。她为我们预备着晚饭,为我们开门,那是平凡百姓最朴素也是最奢侈的幸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新民好吃
   第B14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广告/好吃周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专版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24版:广告
老上海的慈善业
“与其进也”
蓦然回首
冬风
书法
游淮北烈山榴园村,归读其《十年规划书》
一路飞驰回拉萨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蓦然回首 2015-01-15 2 2015年01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