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车祸
张阿姨终身瘫痪
16年前的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就此改变了张阿姨的人生。那是在1998年6月19日的清晨,当时40岁的张阿姨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当她沿着恒丰路由南向北行驶至共和新路路口时,被一辆从后面疾速超越而过的助动车连人带车撞倒在地。经诊断,她的第十二胸椎骨折伴骨髓、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已构成一级伤残,将终身与轮椅为伴。交警部门事故责任认定,肇事车主朱老伯应负全责。随之而来的一场诉讼,闸北法院判决朱老伯赔偿张阿姨各项费用计28万余元。
赢了官司的张阿姨刚轻舒了一口气,可朱老伯却傻了眼。这笔赔款数目对他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根本难以承受。68岁的朱老伯是位退休教师,每月靠有限的养老金生活,且曾罹患肾癌,常需服用药物,老伴又过早离世,家中仅有一间十多平方米的老旧使用权房屋及一套老式家具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也无存款积蓄,让他拿什么来赔付?无奈之下的张阿姨只得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倾全力
徐富银永不言弃
面对如此棘手的案件,徐富银左右为难。在查证朱老伯家中确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后,仅靠每月划扣600元朱老伯的养老金,执行将遥遥无期啊!徐富银想到了朱老伯的一双儿女,何不做做老人家属的工作,兴许还能打破僵局?可经了解,朱老伯的儿子尚在服刑中,儿媳在家拉扯着一个孩子,生活也很不易。徐富银转而找到了朱老伯的女儿,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疏导,老人的女儿、女婿终于同意拿出快到期的10万元存款“替父还债”。正当徐富银翘首盼着这笔款子时,却又突发变故,朱老伯女儿的公婆双双中风,“父债女还”的计划不得不中途搁浅,执行再度陷入僵局。
徐富银没有气馁,没有放弃,他转而向社会求助。得知朱老伯曾为肇事助动车买过保险,徐富银便多次前往保险公司细说原委,取得了保险公司的理解和支持,支付了1万余元的理赔保险金。随后,他又四处奔波,往返奔走在民政部门、工会组织、慈善机构、街道社区、双方单位之间。在社会各界好心人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终于筹措到近8万元的救助善款。虽与整个执行标的仍有较大的缺口,但对张阿姨来说,已算是雪中送炭了。
送温情
坚冰消融终有时
16年来,徐富银俨然成了张阿姨家的常客。除每月上门为阿姨送去数百元的执行款外,逢年过节,他都会去探望阿姨,嘘寒问暖,令阿姨深感人间真情的温暖。得知阿姨生病时,徐富银便会放下手头工作,护送她去医院就医。望着徐富银为自己跑上跑下、忙得满头冒汗的样子,阿姨的眼睛渐渐地湿润了……
“算了,能执行多少算多少吧,不要把你累坏了。”张阿姨反倒安慰起徐富银来。“不!再继续想想办法,一定会有办法的!”徐富银的口气依然斩钉截铁。他反复不断地向有关领导和组织详细说明张阿姨的特殊情况,终于取得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又筹措到了10万元的救助款项,这场历时16年的执行“马拉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以后还会来看你的”。徐富银对张阿姨如是说。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陈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