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新民法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1号店仓库主管“吃里扒外”虚假签收
奚晓诗 李一能
  王县是1号店仓库主管,王英美、陈贵二人则是包材车间的工作人员,检查、核对以及签收供应商提供的包装材料是他们工作职责。可他们却与供应商段响“里应外合”,通过在虚假送货单上签字等方式,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财产。日前,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宣判,四人因职务侵占罪分别获刑五年、两年、一年及拘役六个月,退还赃款12.9万余元,其余非法所得6.7万元予以没收。

  段响是包装材料公司的总经理,2012年起段响的公司就开始向1号店提供气泡膜。和1号店合作不久,他接到了一个来自客户王县的电话,提出利用其在1号店仓库的职权,签收货物数量远高于实际送达数量的单据,甚至签收虚假单据,从而向供应商段响索要回扣。“生意”竟然主动找上门,段响不假思索的答应了,并且认为这是一条不错的“发财路”。时隔不久,仓库里同样负责货物签收工作的王英美和陈贵也被拉拢进了这个“团队”。

  据悉,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四人累计虚假签收近10吨气泡膜,折合价款129220元。每张单子为100包气泡膜,一般一次签2至4张单,每次根据签单数量分赃,少则3000元,多则10000元。面对气泡膜供应量和实际包装量的巨大失衡,1号店调取仓库监控摄像头,核实送货数量,对供应商段响产生了怀疑,随后向警方报案。2014年6月,四人被警方逮捕。

  法庭上,四人对犯罪行为供认不讳。辩护人指出,王县是1号店仓库主负责人,系1号店正式员工。而王英美、陈贵二人,虽然在1号店仓库也负责检查、核对以及签收工作。但二人实际系其他公司派遣至1号店,由1号店公司安排进入包材组工作。二人实际不属于1号店的正式员工,不满足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资格,不构成职务侵占罪。段响的辩护人则认为,段响是由于仓库主管王县的提议给予他们“回扣”,在案件中只起到辅助作用应当认定为从犯。

  (本案中人物均为化名)

  通讯员 奚晓诗 本报记者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申城社区
   第A25版:新民法谭
   第A26版:新民法谭
   第A27版:新民法谭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金市汇市
   第B08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2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14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1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名表
   第C04版:饕餮
   第C05版:饕餮
   第C06版:潮流
   第C07版:妆容
   第C08版:珠宝
“新民法谭”微信号
导读
一把青铜剑古今何难辨
十六年“马拉松”画上句号
1号店仓库主管“吃里扒外”虚假签收
6万欧元投资海外基金遭遇“失联”
新民晚报新民法谭A251号店仓库主管“吃里扒外”虚假签收 2015-01-23 2 2015年01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