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来讲,树木不仅是氧气瓶,而且是美景,让人走在马路上如在画中行。不过,不是什么树都可以进马路的。一般说,容易生虫的树不宜,还有,灌木占地面积大,一般也不宜。除了这两条“负面清单”上的以外,还有数不胜数的乔木可以上马路,有的取其姿,有的取其花。遗憾的是很少有取其果的。
马路不植果树,主要是怕人采果时,损坏树木。道理是有的,可是,如果能自觉做到“李下不整冠”,让果树进马路则为上策。比如能在马路上种柑桔就很好。树苗可以选择无病虫害的,开的花会引蜂蝶来,结出的果实色香味俱佳。中国是栽培柑桔最早的国家。西方的桔子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至今荷兰和德国仍把桔子称为“中国苹果”。很多人取桔有“吉”之意。还有,桔子的肉、皮、络、核、叶皆可入药。
植物中有好几种被认为是指示植物。土壤是不是石灰性的?一看植被上有柏木就可肯定是石灰性的土壤了。海拔高度、气温高低,甚至包括地下有无铜矿,指示植物都可以告诉我们。过去不认为中国陆地上有热带。后来发现云南有大面积的高达60米的望天树,不用鉴定,望天树就足以指示地学界、生物学界承认中国陆地有热带了。不过,任何指示植物都比不上果树所能发出的指示广泛。物质文明怎样,精神文明怎样,一看马路上有没有果树就一目了然。如果精神文明还差把火,那么古人所赞点的“桔柚怀贞质”,“晚岁有余芳”,还可以帮我们囊上去。广大市民完全有把握把文明提高到望天树的高度。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就可以兑现明代诗人钱士升所提倡的“密密金丸不禁偷,最怜悬着树梢头。老人口腹原无分,留得深秋供两眸”。今人有信心做到对桔子的观赏胜口尝。
一切喜欢这个“率先”、那个“率先”的人们,最实际的是率先让果树进马路,接受果树的检阅,接受果树准确而又公正的指示。果实多得吃不完怎么办?不用愁,在果树下摆个“无人售货小篮子”,让天南海北的游客随意丢进硬币拿走柑桔就是了。这不是空想,有的地方已经率先这样做了。桔生淮北为枳的说法早已过时。果树进马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