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於乐敏,可社区居民却都叫我“於乐慢”。因为我说话慢、走路慢、吃饭慢,开展社区工作十多年,性子慢这个特点让我自有一套“慢式工作法”。
从民警的角度看,社区里最多的就是纠纷。对此我有法宝。就是慢、就是耐心,就是擅于引导纠纷双方换位思考。你们想想,快递公司的仓库开在了居民区里是什么样子?六七吨的大卡车一天进出两三趟,快递员开着助动车横冲直撞,今天王阿姨来讲老头子走在小区里被撞了;明天爷叔投诉被半夜装货的声音吵得睡不着觉,家里有小孩的根本不敢带到小区玩。一年多来,居民们是怨声载道,光是这家快递公司的纠纷就如多如鹅毛。每一次调解完纠纷,使双方当事人都回归冷静后我在想:一直这样下去治标不治本啊,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让快递公司搬!于是我便开始了长达半年的“软磨硬泡”。天天去,三日两头找老板谈,寻得老板看到我怕,还在公司门口安排了“观察哨”,只要听到小工喊“那个老慢的警察又来了”,就一溜烟,不见了人影。
对此,我想了个办法。一天我打电话约老板到居委会登记从业人员,老板来了坐在我身后填表格。不一会儿王阿姨又来投诉快递公司了,笃笃笃讲了一大串,不一会儿,阿姨爷叔都来了……只见老板听得脸色通红,头也不敢抬。实际上,这都是我安排好的。
他们走后,老板对我说他真没想到周边邻居的意见这么大。这出“换位思考”的戏成了催化剂,老板终于退了一步,愿意多出些租金,搬离居民小区。
有人会问,作为一个民警,处理纠纷、解决民生问题可以这样慢条斯理,碰到治安问题行吗?我也有法宝。正是因为我的慢、我的耐心,渐渐地积累了人心和民力。长中小区,曾是入民宅盗窃、盗三车案件的“重灾区”,我坚持2天内完成回访,3天内完成案件分析、1周内集结了一支居民自治群防队伍。一次我借助区里对老式小区进行房屋大修和绿化整治的契机,将安全隐患问题一并解决。2周内,一楼住户的防盗窗装起来了;1个月内,小区车棚扩容了;3个月内,21个探头装好了,实现小区全覆盖;2年多以来,再也没有发生一起入室盗窃和盗三车案件。我“於乐慢”是慢中有快!
驻守中山十八载,情系辖区的一人一事。我甘愿扎根在社区。这就是我,我叫於乐敏,人称“於乐慢”。
十日谈
基层日志连连看
因为“爱的接力”,支教志愿者从上海来到了山区,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