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没有年会的第三年
高 兴
  高 兴

  年关将至。

  大家大概都在筹备着年货,憧憬着年终奖,策划着过年去哪玩,不过,冷不防“年会”两个字大概也会跳出来,挠挠你的胳肢窝。

  “这个时候就要屏牢。”想起八项规定刚出来时,有人这样说。

  对不少国企与政府事业单位的人来说,这已经是第三个没有年会陪伴的年末了。

  感觉怎么样?

  最大的感受是,八项规定不是一阵风,而是落下来的一块巨大陨石。什么意思?就是这陨石你是搬不走的。

  八项规定出来三年了,我特地在网上搜了搜“年会”,跳出来的相关文章比前两年少了许多。而现实中,中央对八项规定的要求一点也没有放松。老百姓说,八项规定是落地生根了,是报上户口了。那些想要屏住呼吸挨过风头的,是挨不过去的。

  那块要我们勤俭节约、廉洁从政的大石头还在那里。

  当然,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因噎废食。年终聚会,不是不能搞,比如小范围的AA制聚会,三五同事,拉拉家常,聊聊工作;或是以家庭为单位,各贡献几只拿手菜,倒也别有风趣。而且这样的话,要铺张浪费也难。

  转变作风是需要时间的,那些所谓的惯例、习惯,其实都是可以改变的。

  兄弟媒体有一个同行,呼噜声震天。一次我们一起出差,住一个房间,每晚我都被呼噜声打醒,叫苦不迭。好奇问他,你太太怎么睡得着?他倒起了苦水,其实这几天他太太也睡不着,因为没有了呼噜声,毕竟,三十多年听下来了……

  所以,我有时在想,这八项规定就是要搞成“枕边人打呼”模式,不管舒服不舒服,你要么接受,不搞公款吃喝、铺张浪费,要么,你辞职,别在国企政府部门干,爱怎么吃怎么吃。

  时间长了,勤俭节约定能养成一种习惯。如果人人都养成这种习惯,就变成了社会风气。不是说了,地球少了谁都照样转,更何况只是少了年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旅游资讯
   第B02版:旅游资讯
   第B03版:旅游资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公众号抄袭,网络病复发
没有年会的第三年
一双白球鞋
打破“好职业”与“坏职业”的藩篱
雅官书字图
从“自行车坟场”说起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没有年会的第三年 2015-02-03 2 2015年02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