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麦克纳利可能会被冠以“最美女书商”之类头衔。她有一双大大的褐色眼睛,身材高挑,很符合“独立书店店主”这样听起来很文艺的身份。不过,从她接手麦克纳利-杰克逊书店之后的经营状况来看,这名优雅女子是精明的生意人。
自助出书大受欢迎
麦克纳利-杰克逊书店是纽约爱书者心中的胜地,坐落在曼哈顿诺里他社区王子街。顾客可以从全店6万多册藏书中挑选一本,舒服地靠在皮质长椅上,一边翻阅,一边啜饮店内咖啡馆供应的热饮。
书店里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台看上去像复印机的机器:Expresso自助印书机。这个机器能用煮一杯咖啡的时间自动下载、打印并装订成一本崭新平装本图书。顾客可以从数据库中700万部图书电子版中任选其一,几分钟后,一本“热乎乎”的书便新鲜出炉。
有了这个机器,顾客不通过出版社、也能把自己的任意作品印刷成册。在麦克纳利-杰克逊书店,一个月能有近700部“自出版”书籍面世。
在这家装潢明亮、时尚的书店,常常看到这种情景:手里拿着书的顾客在收银台前排着长队等着结账,这在今天的独立书店实属罕见。
美国的书商如今大部分处境艰难,独立书店更是一家接一家地关门停业。麦克纳利-杰克逊书店的年收入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预计第二家门店明年秋季将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威廉斯堡开张。
藏书种类多而不杂
莎拉·麦克纳利的成功,源自她的坚定信念:这世界始终有为数众多、忠贞不渝的爱书之人,他们愿意支持一项信奉书籍魔力的事业。
在书店,麦克纳利负责规划一切,包括选书的品位。“我只迎合自己的喜好。这个晚上我会读普鲁斯特的作品,明晚我也可能想看有线电视节目,两者并不矛盾,代表了我个性的不同层面。所以我的书店也融合了各种不同的品位。”
她的选书原则是,尽可能让任何读者都能在店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书,但很可能只有一本,不会再多。所以书店的藏书量品类虽多,却并不芜杂。
开张后很多年内,书店都不提供无线上网服务,因为女店主想让人来这里专心读“书”而非看“脸书”。
然而,维护传统并不意味着守旧和放弃革新,在出版社任职的经历让她清楚知道这个行业面临的挑战。2011年,她砸下重金把自助印书机搬进王子街的书店,正是她面对现实冲击作出的选择。
鼓励享受阅读乐趣
莎拉·麦克纳利喜欢自己目前的身份:带着一个6岁儿子的单身妈妈,读书俱乐部的主持人,普鲁斯特读书会的成员,徒步旅行爱好者。
而她最大的爱好还是读书以及鼓励别人读书。在她的家中,几乎处处都是她的“读书角”:客厅里有一张特别大的沙发,在那上面,有三个不同的“读书位“,分别用来欣赏美术作品、读读散文或者小说。卧室摇椅上铺着手工织的毯子、可以舒服地读读杂志和书评,厨房则是“读报专区”。用她的话说:“我的房子就像一个文学游乐园。”
她乐于让自己的书店成为读者的温馨乐园。她的服务方式像家人一样的热情周到。她自称是个“母性泛滥、好客到几近滑稽的人”。她说,有一回一个女顾客在大冷天中进到店里,“我给她搓了搓手臂,想让她暖和起来。我估计她都想报警了”。
莎拉把让顾客享受阅读的乐趣当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让人觉得读书是件舒服和兴奋的事,我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