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世界森林日”。对城市森林而言,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产生更多的负氧离子,释放清新空气。本周,本报邀请绿化、生态专家,一起前往本市中心城区多个地点以及刚被评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海湾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检测。
结果表明,森林、植被越多的地方,负氧离子浓度越高,对人体健康越有益。对此,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承诺,从本周日“梅林2015上海梅花节”闭幕当天起,每天公布园区负氧离子浓度,让市民对自己吸入多少“空气维生素”一目了然。
■龙吴路绿地
下午1时30分,两台美国Epex在线空气负氧离子测量仪被放置在龙吴路绿地中。打开开关后,机器开始运作,空气从直径约5厘米的进风口进入。显示屏上出现了温度、湿度及负氧离子含量的数值,测得的数据被实时传输到后台电脑中。
起初,负氧离子浓度忽高忽低,一会儿跳到1000多,一会儿又只有几十个。“预热的15分钟内,所测的数据并不准确。”专家说。
预热过后,数值开始稳定。当天空气质量良好,晴空万里,污染指数很低。连续测量20分钟后,负氧离子浓度范围为每立方厘米356-859个,平均值为每立方厘米576个。
■威海路办公楼
14时50分,测量小组一行来到了威海路一幢办公楼内。大堂内开着空调,温度和湿度都比室外阳光直射处低,风速为零。同样,预热15分钟,随后连续测量20分钟,结果显示负氧离子浓度范围为每立方厘米76-155个,平均值为每立方厘米107个。
专家表示,这一结果符合预期。有数据显示,城市房间里的负氧离子浓度为每立方厘米100个,办公室里的浓度甚至低到每立方厘米40-50个。长时间待在这类闷热的房间,会感觉呼吸不畅,诱发头痛失眠。
■人民广场喷泉区域
16时许,两台空气负氧离子测量仪被放置在了人民广场的喷泉边。广场上,成排白玉兰花已开,茵茵绿草织成“绿毯”,不少游客在惬意地沐浴初春暖阳。
在开阔的广场上,空气流通相对较强,平均风速为每秒1.2米。有人经过时,仪器数值会略微浮动,过后又恢复稳定。流通的空气带来了更多的负氧离子,测得每立方厘米699-942个负氧离子,平均值为每立方厘米826个。“平时在家多开窗通风换气,有利于增加负氧离子含量。”专家支招。
■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另择一天,测量小组一行驱车来到正在举办“梅林2015上海梅花节”的奉贤海湾国家森林公园。公园靠近杭州湾北岸,占地16000亩,园内成片种植着混交林,植树400多万株,种类达79科342种,多以乔木为主。其中,沉水樟、舟山新木姜子、黄檗等为国家珍稀濒危树种。此外,园内还有松树高耸,竹林茂密,满目绿色。梅园中的4万余株梅花,有的已绽出新叶,有的还花开正浓。
专家随机选择了6个地点,分别为1号门河边、梅林餐厅码头、玉兰桥上、“鸟岛”林下、梅园南岭和楚梅阁梅花坡上。当天温度较低,微风阵阵,且气象预报显示为空气轻度污染。
然而,在玉兰桥上,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却出现了最大值,每立方厘米2627个。全部测量完成后,结果令人雀跃:在空气质量不佳的情况下,园内6处的负氧离子浓度平均值,达到了每立方厘米1641个,接近人民广场的2倍、办公楼内的15倍!
从空气不畅的办公楼,到绿草茵茵的绿地,到开阔的广场,再到沪上最大的“人工绿肺”,空气负氧离子的浓度一路攀升。由此可见,茂密的森林植被确实能制造“有营养”的清新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