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树种、树龄、造林结构和后期养护,也会影响负氧离子的含量。比如,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的混交林,采用“近自然”的造林理念。虽然成本较高,但十几年后对生态的影响就逐渐显现。“混交林比纯林的生物多样性高,负氧离子浓度也高,空气质量就好。森林对空气的改善还讲究规模效应,形成一定面积后,改善效应就更强。”
郑思俊表示,自己从事生态行业十多年,明显感受到上海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计划使居民出门500米就能进入绿地,而外环林带的“串珠成线”,也将零散的绿地林地集合成整体。确实,近年来市致力于打造“生态城市,绿色上海”,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通道防护林、污染隔离林、大型片林等生态公益林建设迅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记者从林业部门获悉,去年本市完成造林3.3万亩,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53万亩,森林覆盖率约为14.04%,人均森林面积超过40平方米。相比于1999年,上海新增林地面积11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0.87个百分点。今年,本市将新增造林7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5%。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