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2014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中,包括“侵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纠纷案”、“侵害白先勇小说《谪仙记》著作权纠纷”、“网络游戏整体模仿不正当竞争纠纷”等8起侵权纠纷案,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行为侵犯著作权罪”、“侵犯ISO、IEC国际标准文件著作权罪”2起刑事案。其中,涉及网络的新型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共有3起。
上海高院副院长盛勇强介绍,2014年上海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出4个显著特点:
■ 精品化趋势 在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发布的“2014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十大创新性案件和50件典型案件”中,上海法院共有4起案件入选。
■ 标的额大 据统计,2014年上海知产民事案件中,诉讼标的额在人民币500万至1000万的有32件,1000万元以上的有26件,其中,高院受理的上海高通半导体有限公司诉美国高通公司等侵害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以及上海易饰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诉苹果公司等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涉案标的额均超过1亿元。
■ 社会影响大 去年上海法院受理、审结了一批涉及知名跨国公司、作家和电视台等的案件,如IBM中国公司诉董司林侵害商业秘密案、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诉上海电影集团等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上海益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湖南广播电视台侵害电视剧《仙剑奇侠传》放映权纠纷案等,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 新类型案件增多 随着知识产权维权意识的提高,涌现出大批疑难复杂的新类型案件,如童华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垄断纠纷案,涉及移动通信公司有关经营行为是否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上海环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诉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涉及微生物菌种商业秘密保护中的取证与鉴定。
去年12月,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顺利成立。知识产权法院组建时共从全市择优选任了首批10名知识产权法官,目前在编人员共25名。知产法院法官平均年龄43.6岁,从事知产审判工作平均年限8.4年,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3名、硕士10名,有2名法官系全国级审判业务专家,2名法官近期被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聘任为首批研究员,体现了上海知识产权法官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特点。
据统计,2014年上海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7688件,同比增加15.06%。其中,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6064件、行政案件17件,但刑事案件呈下降趋势,为344件,同比减少了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