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曾经是医生
肖英
  肖英

  周日清晨醒来,打开微信,被一篇《医生的自白》所吸引,仿佛又回到了做医生的岁月。那是生活起居日夜颠倒的岁月、身心状态随着患者急荡的岁月……曾经岁月的荡漾使人对于现时工作的超载,乃至对有些事有些人的彷徨而忽略不计、不屑一顾了。

  曾经的一大帮医生们现在不知何处?

  那位为患者鞠躬尽瘁的老主任听说早已不在人世了。她的儿女们不知怎样了,因为当初为了患儿她常常把自己的儿女撇在一边,以至于耽搁了自己孩子最佳发育成长期,她悔,她哭,但还是把医院当作家,把患者当作上宾,她已习惯这种职责和本分了。

  那两位曾经的外科医生夫妻,现在不知他们又在何方?他们走的时候是悲伤还是释然只有他们自知了。原本他们是那么幽默可爱的一对小夫妻,就因为那次误诊,全院召开大会批评并处分。从此,过去我常在急诊值班时看到的笑貌和诙谐语声没有了,他们低头不想见人了,他们默默无语了。那种苦涩,只要是亲历者太明白不过了。

  记得在急诊值班的日子,常常被急诊室外响彻的家属的哭泣声和哀号声所惊动,那是哀伤和悲恸的,曾让当初作为医生的我情不自禁地留下难过的泪水,真想把病人救活!救好!

  其实作为医生谁都想竭尽全力医治患者,然而患者病情不同、基因不同、变化不同,偶会用同一诊治方法产有不同结果。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大多都生在医院,死在医院,医院成了生命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医生似乎就成了救世主。但医生是人,不是神。见到不少身边的医生身患这病那病以至于风华之年就在岗位上一病不起的结局,不少医生诚惶诚恐起来,宁可转业卖药,也不愿再从事临床工作。

  在写这篇小文的时候,我正边写边喝着茶,望着眼前热气在杯口如烟的升腾,腾云驾雾般,把我带到那过往岁月中:几十几百号门诊患者正焦急排着长队,医生根本没有喝茶水的工夫,哪怕有,也是片刻中的片刻,喝的是发凉的水。曾经一位外国友人医生见状不无叹息,他在国外能看十几号患者已是超乎寻常,何况这一个个急着赶着,哪有时间和机会与患者或家属恳谈、交流。

  午饭时分,家里的那位算是老教授医生了,到病房看昨日手术后的患者尚未回家,桌上的饭凉了,看着窗户外寒寒的、干干的脱下的树叶,有一股愁怅。那病人怎样了,会有变化吗?焦心与担心随之而来。门铃终于响了,看着这几年白发脱发增添不少的缓缓走近的他,凝重的眼神仿佛还在那位病人身上。当我说要把冷菜再热一下的时候,他似乎才刚清醒,“哦,肚子饿死了,快吃吧。”突然他的手机响了,当听到病人情况很好时,他扒下了一大口饭,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随之落地,“吃菜吧,身体要紧。”也许这话说过不知多少回,也许还起些作用,也许只是徒劳,因为一个担当着重责的手术医生的压力早已耗尽这薄薄一菜,一养了。

  医生们,保重!为患者,为家人,为自己,为国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新民资讯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评论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新民俱乐部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哦,巴巴爸爸
扫一扫
曾经是医生
麦老的理想
2015国际光年
镜头里外
今宵灯谜
欢也零星
换手打乒乓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曾经是医生 2015-05-02 2 2015年05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