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换手打乒乓球,是指弃用平时习惯打球之手,改用另一只手打球。打球群体中大多右手握拍,换手,即用左手。如遇真正的“左撇子”,则当换成右手。
笔者常去社区活动室打球。有一回与一位老球友比试数局后,他叫板道:“我俩再用左手比几盘,如何?”哈,这可是一个新鲜的主意。我们擦去额头上的汗,换成左手,又开战起来。不过,换手之后,刚才的激烈气氛已全然消失,打球变得“客气”许多。自我感觉是,明明可以抽杀的球,打过去软绵无力;分明可以推一个角度,手却不听使唤;发球,也谈不上质量,只求落到对方桌上即可,何谈旋转、角度?一切,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赢球,不少是靠“额角头”。输球,又觉得冤枉。
当然,经过十来次的交锋,我也摸出些门道:左手握拍,站位要在球台右角;右脚在前,左脚稍偏后。推挡,中指(直握式)和手腕要加力。若对方回球稍高,要有侧身扣杀意识,争取一板成功。
从此,我坚持每周一、三、五下午去练习左手打球。此种“革新”打法,大约已有一年多时间了,我俩左手打球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换手打球,有两大好处:一是四肢和大脑可得到全面锻炼。平时用惯了右手做事,有意识换左手操作,可以锻炼另一半大脑,全面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二是增强球赛观赏性。反手打球,在别扭的打法下,会增加偶然性,更不时出点“洋相”。如对方来球高,扣杀时手势不对或步子不到位,造成“打空”的“假动作”,众人哈哈一笑,乐在其中。
在下年逾七旬,平日又专注于文和棋,一天有好几小时端坐于电脑前,打乒乓球,活动肢体,以求脑体结合,全面发展。“开发”出“新项目”后,锻炼进入新的领域,劲头更足啦。不瞒你说,我暗中还在研究一种左右手各握一块拍子,两手轮流打一拍的崭新打法。《红岩》里有传奇人物“双枪老太婆”,我若练就此绝技,不也是“双拍老头子”的英姿写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