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瘙痒症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性或局限性常见皮肤病,多数局限于肛门周围,以肛周部顽固性瘙痒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因病情加重会蔓延到会阴、阴囊部。常因瘙痒难忍,搔抓或刺激局部皮肤而引起破溃、糜烂、渗出、结痂、皮肤变厚。本病多发生在20-40岁男性,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指无原发损害的顽固性瘙痒,继发性有明显的致病原因。
本病的发病因素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中医认为,外因常有风、湿、热、虫毒等,内因为血虚风燥,肝肾不足,如“风多则痒”“风湿挟热”“湿热下注,阻滞肛门皮肤”而致,或虫蚀其肛所致。西医所指的外因可有饮食、过敏、药物、环境和局部刺激等因素所致,内因则为肛门直肠疾病,如肛瘘、痔、肛裂、脱肛、肛窦炎、肛乳头肥大、肠炎等刺激皮肤所致。
肛门瘙痒症是以肛门周围局限性瘙痒为主要症状。初期仅限于肛周皮肤的轻度发痒,长期不愈可蔓延至阴囊或阴唇。夜间安静时尤甚,潮湿环境可加剧,搔抓后有轻灼痛、刺痛等症状。初期可无明显改变或肛周皮肤粗糙、红肿、渗血,长期搔抓刺激,可出现肛周皮肤增厚、褶皱和涧沟过大。皮肤表面湿润,无光泽白色,表皮脱落,可伴放射形裂口和浅形溃疡。
肛门瘙痒症的中医辨证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型:1.风热郁结:肛门瘙痒难耐,灼热坠胀,心烦易怒,夜寐不安,口苦咽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精神不振,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治拟疏风清热,泻火通便。方用消风散加味。2.风湿挟热:肛门瘙痒,渗液,伴坠胀不适,胃脘作胀,胃纳不香,身重困倦,夜寐欠安,舌质淡,苔薄黄腻,脉濡数。治拟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3.血虚风燥:瘙痒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皮损暗淡,侵润肥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口干舌燥,夜寐不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拟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加味。
上述汤药如若疗效不显著时,可辅以外敷法、熏洗法、物理疗法等。我们在用药物积极治疗的同时应重视预防保健。平日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接触易过敏的物品。所穿内裤不宜过紧,宜穿棉质内裤。保持肛门清洁卫生,勤换内裤,不用碱性洗剂。避免焦虑情绪和过度紧张,不要用手搔抓肛周皮肤,以免引起感染。积极治疗可能引肛门瘙痒症状的全身性和局部性原发疾病,如痔疮、肛瘘、肛裂、脱肛、神经性皮炎、糖尿病等。(作者是上海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