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职业教育,春天何时来?
喻明
  喻明

  最近,笔者听一位朋友讲起她的困惑。她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但从小动手实践能力就很强。孩子念初二了,她考虑是否该让孩子走职业技术教育这条路。与学校老师一交流,她被老师视作另类,“随便怎样都应该考高中,再说你小孩成绩又不差。我们学校每年初三毕业生300多人,只有最后几十名的学生进职校的。”一番话,让朋友打消了原先的念头,但她不解,“不是说职业教育要大发展吗?怎么现实中职业教育的地位还是不高?”

  职业教育的尴尬长期存在。尽管教育部门经常发布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的信息,但家长们就是“不买账”,对许多家长来说,孩子考进高中而不落入职校,这是一条“底线”。初中学校向外界作推介,大都以本校有多少学生考入重点高中为荣,而考进职校的比例则是越低越好。一边是国家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紧紧跟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而另一边却是社会根深蒂固的对职业教育的“看低一等”。

  改变职业教育的困局有何良方?不能给职校学生贴上“学业失败者”的标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只是类别的差异,而不是高低的差异。优质的中职学校,应该去吸引优质生源,而不能把生源范围划定在“高中落榜生”内。怎么吸引?光列举每年的高就业率说服力还不够。家长们,特别是大城市的家长,并不在意孩子中职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更关心孩子未来的发展前景。目前,上海正在着力贯通“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纵向体系,一部分优秀中职毕业生有机会直接去上应用型本科院校。打破制约职校学生成长的“天花板”,相信会让职业教育变得有吸引力。当然,这样一种针对职业教育设计的纵向体系,其人才培养模式、考核方式都应该有别于普通教育,才能体现其价值。

  另一则消息对职业教育也利好:从2016年起,上海将取消“一本”、“二本”院校之分,逐步改变以学校为本的填志愿方式,转到以专业为本。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长期以来都居于“二本”地位,今后这些院校可以与“一本”院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生源。只要拿得出金牌专业,不愁招不到好生源。如此形成良性循环,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将会不断提高。

  “天花板”打破了,“玻璃门”能否也打破呢?一些本科毕业生,因为缺乏技能,就业受阻,而去技校“回炉”。还有更“极端”的例子,有学生从北大学生退学,转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就读,参加去年的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获得冠军。不管是回炉还是退学,都是无奈的选择。那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可否相互渗透呢?不妨拿出部分教育资源来共享,同时在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开设“绿色通道”,让学生从自身兴趣和特长出发,可以有转学的机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不屈的上海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生态上海·崇明篇
   第A17版:生态上海·崇明篇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上海新城区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招生热点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10版:职教风采/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职教风采
   第B12版:校园巡礼/新民教育
   第B13版:新民教育/校园巡礼
   第B14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不可低估“车窗抛物”杀伤力
诗人之死
美丽的错误
“干部爆粗”折射权力观扭曲
穿裤子的云
职业教育,春天何时来?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职业教育,春天何时来? 2015-05-13 2 2015年05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