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近郊某街道举办了一届居民小发明小制作工艺大赛。短短一个星期,主办方就收到了居民们的三百多件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见此,主办方一位领导感叹道:“居民小区真是藏龙卧虎之地,也能为本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波助澜。”闻此,我颇有同感,也感触颇多。
目前,上海正按照中央要求,朝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宏伟目标进军。那么如何全力打造?据我观察所知,如今一些同志存在着思想上的误区:总片面认为,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那是“高大上”的事,那是科研院所大学及相关企业的事,与阿拉的工作学习生活“浑身勿搭界”,且目标太遥远,实现难度大。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应该是每一个上海市民有责任参与的,这样,最后的成果才能“与有荣焉”。只要我们的市民多做有心人,多动手动脑,多迸发创新精神,“小打小闹”的民间科技小创新、小发明,也能积小胜为大胜,为创建工作推波助澜,贡献力量。
我建议,本市的众多基层单位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民间“科技创新达人”提供发展机会,毕竟“小气候”也能带动“大环境”,只有全民总动员,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