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是古人对藏书多的地方的雅称,我这次台北自由行游览了几个别样的书林。
在当地最大的图书馆,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能看到高大葱茏的绿色植物和精美有趣的大小盆景,还真有点树林和花圃的感觉呢!我特别惊讶于六楼那几百平方米的“利玛窦太平洋研究室”。这里的书桌、椅子、书架、博古架和隔断都颇具明代家具的风格,线条简洁,典雅古朴。我知道,意大利人利玛窦是四百多年前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研究室里有近5万册与他有关的中文与外文藏书,其中最珍贵的是利玛窦与明代大学士徐光启合作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译本。在这里,我看到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段辉煌历史。
四楼有一大片书架展示着台湾各个大学的学位论文。按照《学位授予法》的规定,凡博、砚士论文都应以文件、光碟或其他方式典藏于此,并且全球联网,让世人共享。看着书架上的一排排学术论文夹,我不由想到了“神圣”“敬畏”这些熠熠闪光的词儿。在图书馆,几乎每一个楼层都有复印机供读者使用,有的竟有七八台之多。
几天后,我走进了北投图书馆。它的最大特色是纯木制结构,人称“树屋”,而其造型很像一条大木船。这个书林坐落在温泉风景区的树林之中,显得既文艺又清新。听介绍,这家图书馆还是一个绿建筑,由于木结构、高低窗和屋顶绿化等环保设计,它冬暖夏凉,减少了人工照明,还能用雨水来浇灌植物和冲洗马桶。我在二楼穿过高低错落的书架走道,来到延伸出去的室外阅读大平台,只见不少读者正在阅读写作,也有人在远眺绿山清泉,享受鸟语花香。难怪它被西方一个网站评为全球最美二十五家公立图书馆之一,观景拍照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有一天晚上九点多,我走进了又一个书林——诚品敦南书店。这里一反传统书店的沉闷与格式化,无论是书刊的内容还是书城的格局、装潢、摆设都充满着优雅温馨的人文氛围和艺术情调。敦南书店是台湾最早实行二十四小时开放的门店。让我惊叹的是这里的读者和顾客竟然就像大白天一样多,一张乒乓桌大小的书桌四周还坐满了青年人和几位白发老者,更多的人手捧书本,或倚墙而立,或席地而坐,还都全神贯注呢!
台北游的最后一天,我慕名来到了被国外某网站评为地球最美丽的二十家书店之一的“好样本事”。外表毫不起眼的小书店才十几平方米,陈列的大多是外文版的艺术、摄影、时尚、美食、设计类书籍。特别有趣的是书籍与老式打字机、手摇电话、繁体铅字、日本电灯泡、欧洲陶瓷餐具等老物件有点凌乱地杂陈在一起,显露出一种怀旧、雅致而又随意的文艺范儿。据美女营业员介绍,很多书籍和古董都是店主在周游世界时带回的。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外文图书和古董旧物,听着悠扬悦耳的古典音乐,闻着咖啡的浓郁香气,我真有点“不知今夕是何年何地”的感觉了。
多次漫步书林,我的视野拓展了,看到了一些优质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