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1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盘尼西林,还要“穿越”多久
钱绍昌
  钱绍昌

  近年来抗战剧一部接一部,既有很多精品,粗制滥造的也着实不少。

  打仗当然有伤兵,伤口被细菌感染就会发炎,就得用抗菌药物。一说到抗菌药物,多数编剧马上就会想到——盘尼西林(青霉素)。于是,缺医少药的八路军千方百计搞盘尼西林就成了一个“抓人”的情节:去买,去抢,甚至——去偷。最后总是搞到了手,治愈了伤员。笔者这几天观看的电视剧《生死连》,其中就也有这样一段千篇一律的剧情。故事发生在1941年,最后,八路军在冀中的一个小县城里经过不少周折,用银元买到了盘尼西林。

  剧情很煽情,遗憾的是,抗战时期中国根本没有盘尼西林!

  我曾多次在“夜光杯”上撰文指出:抗战时期中国没有青霉素(见2006年5月17日《抗战时期东北没有盘尼西林》、2011年11月13日《捉电视剧的“扳头”》、2012年12月11日《青霉素又“穿越”了》)。可惜,各位编剧或许没有读到这些文字罢,要不他们怎么仍然爱把盘尼西林像宝贝一样捧住不放呢?

  青霉素是在1928年被英国细菌学家Fleming偶然发现的。1939年二战爆发后,由于大量伤员因伤口感染而死亡,才由国家组织Florey和Chain等一批科学家,在Fleming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成了可以用于临床的青霉素,那已经是1940年了。英国开始生产青霉素时,因制作成本高,产量小,只能用于英国及同盟国的伤员,不可能出口到中国来,所以我国在抗战时期并没有青霉素。抗战刚胜利时,我国开始从英美进口青霉素,价格极高,据我回忆,每支青霉素要一条小黄鱼(一两黄金)。

  那么抗战时我国的抗感染药物用什么呢?主要是磺胺类药(sulfa drugs),其中最常用的是治疗全身感染的磺胺噻唑(sulfathiazole),俗称消治龙,以及治疗肠道感染的磺胺胍(sulfaguanidine)。那时我父亲开着私人诊所,家中有一间小药房,里面有各种磺胺药。抗战后期我已是中学生,拉肚子的时候,会自己从药房里抓两片磺胺胍吃,吃了很快就能止泻。

  现今编剧的功力问题,经常遭人诟病。笔者希望,编剧对这些历史常识,该好好做做案头功课。这样让人笑话的“穿越”,不要再出现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江阴保卫战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江阴保卫战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健康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新民俱乐部
文化杂咏·窈窕
“改之为贵”
巴西木开花啦
盘尼西林,还要“穿越”多久
唐驼写市招
也是好文章
22年再遇“春”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盘尼西林,还要“穿越”多久 2015-05-18 2 2015年05月18日 星期一